浅论曹植的辞赋观

浅论曹植的辞赋观

ID:46743853

大小:7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曹植的辞赋观_第1页
浅论曹植的辞赋观_第2页
浅论曹植的辞赋观_第3页
浅论曹植的辞赋观_第4页
浅论曹植的辞赋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曹植的辞赋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曹植的辞赋观摘要:曹植是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活动屮,他创作了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并提出了对文体的看法,在文体概念并不很完善的魏晋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梳理曹植作品中对于辞赋的观点:赋文应慷慨尚气、文质兼备并通俗易懂,同时,他的辞赋创作也体现出这种特点。关键词:曹植;文体;赋文作者简介:邱兴跃(1974-),男,四川绵阳人,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山东大学高等儒学研究院在读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屮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hA[文章编号]:1002-2139(20

2、14)-15-0-02曹植是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创作各体兼备,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备诸体于建安者,陈王也“建安中,三、四、五、六、七言、乐府、文、赋俱工者,独陈思耳。”[1]曹植文集中不仅有赋、诗、乐府、颂、诔、七、铭、碑、哀辞、行、书、论、赞、说、表、令、章、诏等十儿种文学样式,还有一些关于文体方面的言论,如在《学官颂》中说“歌以咏言,文以骋志”[2],《卞太后诔》中说「铭以述德,诔尚及哀”等等。陈飞之认为:“曹植肇开了文、笔区分的先声,并认识到各种韵文体裁有着不同的功用和要求[3]通过対曹植作品的疏理,本文着重从曹植的辞赋方面

3、谈谈曹植在文学体裁论方面做出的理论贡献。曹植自称“少而好赋”、“所著繁多”,他的赋流传于今大概有47篇①,这些作品多数以赋题名。从数量上看,曹植在建安文人屮作赋是最多的。由于对赋体十分喜爱,曹植的其它文体也或多或少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赋化倾向。仅就诗歌而言,近人黄节就曾指出,曹植有“驱屈、宋Z辞,析杨、马之赋而为诗”[4]的创作风貌。曹植诗歌以“辞采华茂”享誉中古诗坛。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二云:“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赡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5]清人陈祚明在《釆菽堂古诗选》卷六中亦

4、云:“子建既擅凌厉Z才,兼饶藻组Z学,故风雅独绝[6]“辞极赡丽”“饶藻组之学”的确是曹植卓立于建安诗坛、并深刻影响整个六朝诗人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特征正是楚汉辞赋作家所大力追求并影响后代文学的•项重要成就。曹植有以下儿则文字比较集中地谈及对辞赋的看法:第一、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來世也。……吾虽薄德,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颂为君子哉![7]曹植视辞赋为“小道”,不愿“徒以翰墨为勋绩,辞颂为君子”,所指陈的仅是曹植在辞赋与功业孰重孰轻的特定比照中的权衡意向

5、,并不能因此就判定其否定辞赋之事。对此,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论述到:据我的意见,子建大概是违心之论。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子建的文章做得好,一个人大概总是不满意自己所做的而羡慕他人的行为,于是他便敢说文章是小道;第二,子建活动的目标在于政治方面,政治方面甚不得志,遂说文章是无用了。[8]这种曹植并不轻视辞赋的说法,还可从其大量优秀赋作是作于后期得到证实:他一方面谓“辞赋小道”,另一方面却又大为特为,这说明的是,他的“雅好慷慨”、任凭自己的兴趣好尚与感情而自由驰骋的辞赋创作,既不思以之经国,也不求借此不朽,就其创作动机

6、而言可谓是纯文学的。第二、在《前录自序》中说:故君子Z作也,俨乎若高山,勃乎若浮云。质素也如秋蓬,?藻也如春葩。汜乎洋洋,光乎??,与雅颂争流可也。余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虽触类而作,然芜秽者众,故删定别撰,为前录七十八篇。[9]这段重要论述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曹植提出了关于赋“雅好慷慨”的审美观。“这是在批评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表达了对强烈情感的爱好[10]汉儒说诗,提倡“发乎情止乎礼义”,将“情”规范于儒家的礼义之内。汉人论赋,也大都局限于“美”“刺”两端,而缺乏对情感的重视,更谈不上对“慷慨”之情的重视。“抒情之倾向

7、,成了建安文学最引人注目之特征,也成了建安文学的灵魂。正是它标志着文学思想的巨大转变”[11],曹植首次把“慷慨”引进辞赋批评领域,以情感尺度替代政教尺度,标志着由汉至中古辞赋观的一次重大转变。以曹植为代表的建安赋家不仅自觉地向以屈原为宗匠的抒情赋回归,更重要的是由屈原的抒写“贤人失志”之情,进而扩展到表现日常生活中各种鲜明动人的感情,直接推动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在这一点上,曹植的兄长曹丕持有同样的认识,《北堂书钞》卷一百引《典论?论文》云:或问:“屈原相如Z赋孰愈?”曰:“优游按衍,屈原Z尚也;穷侈极妙,浮沉漂淫,相如之长也。然原据?譬喻,其

8、意周旋,绰有余度矣!长卿子云,意未能及已。[12]曹丕认为屈原与司马相如的作品在艺术上各冇长处,但司马相如和扬雄辞赋终归要逊屈原一筹,在于抒情写意上不及屈原。他赞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