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佛寺建筑设计研究

生态佛寺建筑设计研究

ID:46744434

大小:2.19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生态佛寺建筑设计研究_第1页
生态佛寺建筑设计研究_第2页
生态佛寺建筑设计研究_第3页
生态佛寺建筑设计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态佛寺建筑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综述生态佛寺建筑设计研究Researchofecologicalbuddhisttemplearchitecturedesign1232吴永诚甘甜吴冠烨张琦(1兰州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50;2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3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佛寺建筑在国内已形成中国自己的佛教寺院建筑。生态佛寺建筑是佛学思想与生态学思想契合的结果。生态佛寺建筑设计,需要一个设计目标。在设计内容中,需要研究佛寺建筑的文化属性和传承以及文化的相融和共生;研究佛寺建筑与人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内容;研究适宜的经济建设和运营方式

2、;研究技术的适宜性、经济性和可行性;整体协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关键词:生态学;佛学思想;生态佛寺建筑;设计目标;设计内容Abstract:Inthedesignofcontent,needtostudyculturalpropertyandheritageofBuddhistarchitecture,consideringavarietyofculturalblendingandsymbiotic,researchingbuddhisttemples、humanandnaturalenvironmentinteraction,theimpactofapproachandc

3、ontent,researchingfavorableeconomicconstructionandthewaytheyoperate,formingavirtuouscircleofeconomicoperationofthesystem,researchingsuitabilityoftechnical,economicandfeasibility.Wholecoordinationisanimportantresearch.Underthegoverningdesigngoal,itcoordinatesalldesignelementsintoawholeeco-sy

4、stemoftemplearchitecture.Keywords:ecology;buddhistthought;ecologicaltemplearchitecture;designgoals;designcontent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965(2014)02-0084-041背景2生态观念与生态佛寺建筑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2500多年。作为一种外来2.1深层生态学文化,佛寺建筑在经历中国的本土化过程后,形成中国自深层生态学是生态文明时期多维生态价值观的一种,己的佛教寺院建筑。近年来,佛寺建筑适遇中华文化复兴由挪威著名哲学家阿伦·奈斯

5、(ArneNaess)在1973年提出。的时期,在政府和佛教界共同推动下,对部分佛寺进行更它是一种整体的生态学思想,通常被称为生态中心主义。新、修复、重建活动,带来佛寺建设的热潮和旅游经济的这种观点把整个生物圈乃至于地球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而发展。人类只是这一系统中的一部分。生态系统中的一切事物都佛寺旅游活动的发展,一方面推广佛教文化,带来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人类生存也与其他部分的生佛教更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出现对于佛菩萨“偶像存状况紧密相连;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决定了人类的生活质崇拜”的风气。由此,佛寺建筑有过度追求宏大规模、豪量,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华装

6、修、轴线对称、古典形式的倾向。不但造成土地、资阿伦·奈斯认为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源于现有的金的浪费,还削弱了佛教道场的宗教品质,遭致非议和诟社会机制、人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人类中心主义价病,而且也没能很好地反映佛寺建筑的时代特征。值观。其根治的药方是从根本上改进人类的价值观念、伦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知识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理态度和现行社会体制,树立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最终于佛教的认识开始回归其本源——人类心灵的关注。“人建立一种理想的生态文明社会,使人、社会、自然真正融间佛教”的产生与发展是佛教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们精为一体。神生活需要所形成的新的佛学理论和实践。近年来,

7、大陆2.2佛学思想中缘起论和台湾佛教界以“人间佛教”为理论基础,建立起一个对在佛学思想中,有类似于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内提高僧团素质,对外以弘法利生为主,以旅游、香火经即缘起论。其核心是世界万事万物共存于一个无尽济为辅的新佛教发展模式。与之相适应,佛寺也需要建设的因缘关系网中。在这里,宇宙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成为一个能够体现“人间佛教”精神内涵与功能的清净道与其它事物以无穷的因缘关系相互联结,没有任何场和弘法利生的建筑场所。一个事物可以独立存在,任何事物的产生、存在与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佛教寺院建筑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