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陕西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关系

浅论陕西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关系

ID:46745899

大小:7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陕西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关系_第1页
浅论陕西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关系_第2页
浅论陕西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关系_第3页
浅论陕西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关系_第4页
浅论陕西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陕西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陕西土石山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关土石山区的水土保持主要研究水土流失的规律,探索水土流失防控原理,途径和措施,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表现,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山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摘要:据统计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3.49万km2,虽然轻度侵蚀的水蚀面积约为95%,但水土流失仍然是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水土流失不仅制约着北方土石上去的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还严重影响着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安全。加强区域的水土保持与搞好生态建设密切相关,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保证。从土石山区的自然特征出发,以陕西省为例,借鉴一些地区对土石

2、山区沟壑的治理、水土的保持,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以便与同行更好地交流。关键词: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沟壑治理生态农业模式小流域水土保持1陕西省的地貌特征陕西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比较明显。北山与秦岭将陕西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陕北高原主要是黄土高原,大约占陕西省面积45%,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般在800-1300米,其中北部为风沙区,南部为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发展速度快,它们是河流泥沙的供给地和初期搬运通道。黄土物质疏松,具垂直节理,易遭受侵蚀。黄土嫄、粱、節地形是今天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貌类型。关

3、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和关中盆地。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河北山,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9%,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嫄。渭河横贯平原直入黄河,渭河南北两侧地势均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左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嫄。但是关中平原是全省的精华之处,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国民生产总值占陕西全省三分之二,自古便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秦巴山地北起秦岭北麓及伏牛山山脊,南抵大巴山脉分水岭和神农架南坡,东临豫东平原及鄂西北山地,西过甘肃的漳县、武都、文县。主要有安康盆地,汉中盆地,土质优厚,物产丰盈,是长江上

4、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本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区,处在东南季风区,由于秦岭对南北气流的阻挡,冬季气温偏高,夏季降水丰富,形成了湿润温和、雨热同期的气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很有利。陕西山地面的约为741万公顷,占省面积36%:耕地面积约为480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约20.4万公顷,旱地面积约369.2万公顷,水浇地面积约88.7万公顷;林地面积约为962.6万公顷,草地面的约为3仃.9公顷,水域面积约为40.3万公顷。主要山脉有太白山、化龙山、终南山、华山、首阳山、白子山、子午岭、巴山。主要河流有泾河、渭河、北洛河、嘉陵江、汉江、丹江。陕西省四个主要生态区是:长城沿线风沙草原生态

5、区、黄土高原农牧生态区、渭河谷地农业生态区、秦巴山地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生态区。2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作为一种在各种自然力(水、风、冰川)的作用下剥离、搬运、堆积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社会对人类的生活影响不大,但是到了工业社会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无休止的乱砍乱伐对大自然的索取,在开发建设活动中(开矿、办厂、建房、修路)又不注意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破坏原地貌形态,致使原有土地质量大幅度降低乃至丧失作用,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处在一个急剧转型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大刺激了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与征服感,在开发过程中不注意保护环境,我国成为世

6、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的数据,中国水土流失面积竟然高达357万平方公里,竟然占据全国总面积的37.2%,陕西省有很多地方是土石山区,如果当地政府在经济建设中不注意水土保持,没处理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必然会使当地的经济建殴严重停滞。水土流失是我国头号得环境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孙鸿烈教授指出:“水土流失是各类生态退化的集中体现。”因地球内部的地质力与太阳辐射双重作用所造成德水土流失是一种渐变的过程,造成水土大规模流失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的结果,这是一种突变的过程,具有不可逆转性,是人类与自然不和谐的表现。由于水土大规模的流失

7、,这使得土地肥力下降,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流失的泥沙淤积在下游的河道,致使河床渐渐升高,这不仅降低了江河能力,还严重威胁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威胁。有机物质、农药、化肥造成水污染,恶化了水资源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的质量。3土石山区的水土保持土石山区的水土保持主要研究水土流失的规律,探索水土流失防控原理,途径和措施,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表现,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经之路,这也是中国古文化处理天人关系的一个新境界,是鲜明实践的科学。水土保持作为土山石区重要的公共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