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

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

ID:46746427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_第1页
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_第2页
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_第3页
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_第4页
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硕实力”,还包括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软实力”,是一个总插了各种要素的、系统的综合国力。而一且,和器物层面的硬实力相比,制度和文化所体现的软实力对于一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壮大具有更为深远、更为持久的意义。一、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人学教授小约

2、瑟夫•奈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來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休现出來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按照我国学者王蒙的观点,软实力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它能提供越来越好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斥趣,提供受这种文化熏陶的人众以幸福、满足、欣悦与尊严,它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使人们喜爱与尊敬这种文化。简单地说,它是以人为本的文化而不是以人为敌或为奴的文化。第二,它有足够的凝聚力与亲和力,能够使受这种文化的覆盖与影响的人,聚拢起来,友好起来,而不是恶斗不已,仇视与分裂。第三,它能坚持

3、自身的特色,自己的性格,独树一帜而乂友好立身,正确地处理与异质文化的关系,能够与外来影响切磋交通,也能撞出火花,取长补短,互利互补,既不会动辄失去自信,屈服于强势的文化压力,自我瓦解;也不会盲H排斥异端;不会在急剧的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陷入认同危机即失去自身的身份认定,陷入绝望与仇恨。第四,它有足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有足够的自我调整、自我更新与抗逆抗压的能力,它能够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同时又有足够的对于自身的传统的珍爱与信心——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如果说“硬实力”是国力较量中具有强制力的刚性因素,那么“软实力”就是一种春风化雨般吸引他国认同甚至依循自己政治主张和价值原则的“柔性资源”。毋庸置疑

4、,“软实力”要发挥作用,需耍一定的“硕实力”作为基础和保障。无法想象一个经济、军事和科技都I-分落后的国家会拥有强大的国际声望和影响力。印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民主的政治制度都帮它在软实力上加分不少,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硬实力”,这种软实力上的加分在国际影响力上几乎显现不出应冇的效果。但是,软实力在提升国家的国际声望和影响力上的“潜移默化”、“水滴石穿”Z功,却是硬实力的强制性所无法比拟的,“攻心为上”、“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等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也正是基于此,有专家认为软实力具有“在问题产生之前就将之消弭于无形”的神奇功能。二、中国文化软

5、实力的现状屮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今天中国的崛起一方面依靠国内的和谐,一方面则依靠国际形势的稳

6、定,但是屮国所面对的世界正以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首先,台湾问题悬而未决,成为中国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也成为中国文化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其次,各类中国分裂论甚嚣尘上。身处当代世界之中的中国,其未來处境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在20世纪末,美国《华尔街导报》的一篇文章说,屮国是“花架子”的屮国,看上海、北京、深圳都是穿西装打领带像模像样,而再往西部看就是穿草鞋和短裤,这叫做“花架子的中国”。正是因为中国内部发展的不均衡,使得西方在1985年提出了“七国论”。以七国论为代表,西方、口本和美国等西方现代国家存在的形形色色中国分裂论,使得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变得空前复杂。在面对这些分裂舆论的同时,一方面中国应加强

7、自身的民族凝聚力建设,建立这个时代、这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应通过大规模的输出冇力回应各类分裂舆论。三、党对文化软实力的态度「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写进了报告,说明执政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來越重视文化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索”,在国际舆论环境依然呈现出西强我弱,西方世界依旧牢固把握话语霸权的基木格局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