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形势下宪法迁徙自由权回归

浅论新形势下宪法迁徙自由权回归

ID:46746435

大小:6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新形势下宪法迁徙自由权回归_第1页
浅论新形势下宪法迁徙自由权回归_第2页
浅论新形势下宪法迁徙自由权回归_第3页
浅论新形势下宪法迁徙自由权回归_第4页
浅论新形势下宪法迁徙自由权回归_第5页
浅论新形势下宪法迁徙自由权回归_第6页
浅论新形势下宪法迁徙自由权回归_第7页
资源描述:

《浅论新形势下宪法迁徙自由权回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新形势下宪法迁徙自由权回归【摘要】迁徙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这项重要的权利在我国宪法中曾近一度缺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户籍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人们观念的变更,呼唤迁徙自由权在宪法中的回归。【关键词】迁徙自由权新形势回归一、迁徙自由权的基本内容及在我国的变迁迁徙本意是指为动物周期性的较长距离往返于不同栖居地的行为,比如候鸟的迁徙。人的迁徙是指人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居住。迁徙自由权是人享有的一项基本、自然的权利,属基本人权的范畴。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公民在本国境内享有自由选择

2、居住地的自由和与移居地公民享有同等待遇的自由。许多国际公约和多数国家的宪法都确认了这一项基本权利。如《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三条规定“人人在各国境内有权自由迁徙和居住”;《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二条规定“合法处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该领土内有权享受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各人都有行、止和迁徙的自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判例中确认,美国公民有移居任何一州并享受移居州公民同等待遇的权利。据荷兰的马尔赛文等人的统计,世界142个国家的宪法中有81部宪法明文规定了迁徙自由,占57%。我

3、国在建国前,人口迁徙是自由。建国初期,对人口迁徙也不但没有限制,还以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公民的迁徙自由权。1949年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条规定:“迁徙自由是公民的自由权利之一”。1954年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在第90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我国对迁徙自由权的限制始于1958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户口登记管理条例》。该条例将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对人口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其第10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

4、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迁出登记。”接着1975年宪法取消了迁徙自由,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都没有恢复公民的迁徙自由权,我国公民自由迁徙和居住的权利失去了宪法保障。二、新形势下恢复迁徙自由权的原因1958年开始限制迁徙自由,是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到现在,54年过去了,国家的各项制度和社会客观情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认为目前已经具备了在宪法中恢复、保障公民迁徙自由权的时机。(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1992年市场

5、经济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劳动力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按市场供求关系引起的价格变化来合理配置。这就需要劳动者以独立平等的人格主体进入竞争市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要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需首先赋予劳动者个人居住和迁徙的自由。因此,迁徙自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限制迁徙自由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大。由于缺乏对迁徙自由的相关法律保障,劳动者选择职业和居住地时有很多的顾虑,劳动力市场没有

6、真正有效的自由流动。前几年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极大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我国有13亿人口,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被锁定在农村,存在着严重的土地与劳动力之间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这种矛盾日趋尖锐,农村劳动力存在着大量的剩余。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民工潮”至今仍然在增长。据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6亿人。1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打破了户籍制度的壁垒,形成了事实上的迁徙自由。农

7、民工进城务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对迁徙自由的限制,农民工的利益缺乏法律、制度及政策的保障,农民工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各方面服务的同时,无法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因而这些处于城市边缘的“打工族”对城市生活缺乏认同感、参与感和归属感,这在相当程度上窒息了他们投身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及创造性,也导致农民工群体问题突出,社会阶层割裂等社会问题。如何保障和维护城市中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合法权利,已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三)、户籍制度的改革及医疗、养老

8、、教育、就业等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结构形式。这种制度是由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户口登记管理条例》始创的。它把人划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城市人生活在城市,在教育、就业、工资、社会保险、住房等方面享有附着与户籍上的巨大经济利益。而农村人只能呆在农村,离开土地几乎一无所有。这种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造成了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