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建筑的防雷减灾

浅论现代建筑的防雷减灾

ID:46746871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现代建筑的防雷减灾_第1页
浅论现代建筑的防雷减灾_第2页
浅论现代建筑的防雷减灾_第3页
浅论现代建筑的防雷减灾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现代建筑的防雷减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现代建筑的防雷减灾摘要:防雷减灾是当今建筑的一大课题,本文就现代建筑的特点和雷电产生的原理说明了现在被人们广泛集中采用的儿中避雷方法。通过原理剖析使人们更加明白避雷对现代建筑的重要性,更加积极的推动避雷减灾的发展。关键词:防雷减灾避雷中图分类号:S761文献标识码:A、八―1—%1.刖吕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度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口新月异。楼越盖越高,功能和舒适度也越来越好,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的浮出水面。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中雷电对现代建筑的影响是越来越显著已经达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O%1.雷电产生原理雷电自古就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自然现象,自从富兰克林用风筝

2、第一次和雷电有了亲密接触之后,这个物件也就退去了它的神秘面纱。那么雷电是什么,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简而言之雷电就是两片带冇不同电荷的云彩,上下形成不同的电位差而进行放电的自然现象。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而这么高的能量爆发就导致了雷电对于人类特别是现代高层建筑的危害。%1.雷电对现代建筑的危害及应对措施雷电对建筑的危害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直接雷击(1),雷电感应(2)和雷电波入侵(3)o当然既然找到了危害的源头我们就能对症下药

3、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它或者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化。(1)(2)(3)直接雷击是比较普遍的,它的强大雷电流通过物体入地,在一刹那间产生大量的热能,可能使物体燃烧而引起火灾。雷电感应又称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简单来说就是云层放电Z后导体上带有电荷,电荷來不及扩散其就会产生高的电位差从而放电造成火灾或者爆炸。雷电波入侵又称高电位引入。由于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遭受直接雷击或者由于雷云在附近放电使导体上产牛感应雷电波,其冲击电压引入建筑物内,可能发生人身触电、损坏设备或引起火灾等事故。针对以上几个雷电灾害建筑师们采取各种措施使危害降到小或者直接消除。对于不同的

4、建筑采取的避雷措施也是截然不同的。建筑物避雷大致也分为三个等级,一类防雷、二类防雷和三类防雷。为防直接雷击我们大多分别采用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带等措施。为防感应雷一般是把露天的金属构件、建筑等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引走产生的电荷。为防雷电波侵入一般是在电缆入户端把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并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安装阀型避雷器,在进户的金属管道上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对于高层建筑为防侧击雷一般是从首层起每隔三层利用结构圈梁水平钢筋与引下线焊接成均压环。所有引下线、建筑物内的金属结构和金属物体等与均压环连接。高层建筑均压环做法胶南保利海上罗兰四期

5、项目为高层住宅丁程,利用地板钢筋做综合接地体测试电阻值小于4Ω即可。由于是三类防雷建筑在屋面采用避雷带进行直接雷击的防御,从首层起每隔三层利用建筑圈梁焊接成均压环防止侧击雷对本住宅的破坏。在屋面处采用10个的钢筋做一圈避雷带并与突出屋面的构筑物连接。因为是利用地板地板焊接成接地休故焊接的质量应该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必须是闭合的回路这样能有效的消散雷电产生的能量而不造成端头放电形成二次破坏。引下线利用主体框架柱内通长钢筋o∂16以下的钢筋应釆用4根钢筋进行引下放电,∂16以上钢筋用2根钢筋即可。突出屋面的金属构筑物等应

6、与引下线进行焊接防止感应雷的破坏。所有的入户管道均与地板接地相连并在电箱处设置浪涌保护器预防雷电入侵。就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应对措施才使得一些建筑免于损坏。2012年12月9日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与雷电来了场亲密接触,因为采取了良好的避雷措施使迪拜塔在这场接触中安然无恙。世界上类似于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国内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也是比较典型的代表。结束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材料的不断产生,建筑物的防雷技术和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雷电不可怕因为我们有预防它的手段并且我相侍在不远的将来雷电这一建筑物的自然杀手会逐渐的消失甚至被人们利用在更多对人类有益的领域。参考

7、文献:建筑电气安装技术筑龙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