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职工工龄工资的发放

浅论职工工龄工资的发放

ID:46747804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职工工龄工资的发放_第1页
浅论职工工龄工资的发放_第2页
浅论职工工龄工资的发放_第3页
浅论职工工龄工资的发放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职工工龄工资的发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职工工龄工资的发放■人力资源浅论职工工龄工资的发放任天和贵州省烟草公司六盘水市公司邵涵北京和君恒成企业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员工工龄工资是根据员工在企业工作年限对企业所作贡献的一种工资形式,主要是考虑到工作年限的长短进行发放,体现了企业的一些老职工的归属感和内部公平。但工龄工资在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的划分上不尽合理,很难真正意义上体现职工对企业的劳动贡献。关键词:人力资源工龄工资薪酬管理激励企业中关于职工工龄工资的发放有着两种不同观点:对于不支持发放工龄工资的职工来说,他们认为工龄工资在工资总额中所占比例有限,激励作用也有限;同时有了工龄工资之后,新老职工

2、之间会形成差异,同样的工作,老职工会拿得多点的工资,对于新职工有些不公平,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认为企业更应该〃按功行赏〃而不是〃按工龄长短取酬〃。但支持发放工龄工资的职工认为,很多企业中都设置有工龄工资。设置工龄工资有众多原因,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职工的流失率,尤其是留住公司的老职工,他们是公司宝贵的财富,通过工龄工资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工龄工资也是对多年来为公司服务的职工一种馈赠。_、激励性才是核心企业的管理者也会经常提到这问题,笔者认为工龄工资是否发放要根据企业的情况而定,是否设计工资的重点不应该是根据简单的目的论,而是看它是否起到了激励

3、作用。薪酬的关键作用之一就是激励职工,如果我们把问题的焦点围绕在这一核心上,我们面前就豁然开朗了。1.不同类型的企业采用的不同设计原则—类企业是人才流动率低的企业z因此在商业社会的今天类似此类公司工龄设计意义不大,企业本该将一潭死水激活,没有设计工龄工资职工同样不会因此而流失。采用工龄工资起不到多少激励作用反而还会带来一些弊端,设计工龄工资弊大于利。另一类企业是在人才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特别是高精尖、知识密集型企业等,人才流动频率也高了起来,因此这些企业的工龄工资就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设计工龄工资利大于弊。F面呆尤具分'但实际中了解到”第_类可不设工龄工资的

4、企业反大都存有工龄工资,而第二类应设计工龄工资来激励职工的企业,反而没有工龄工资。析一下工龄工资该不该发放的一些原则。2.工龄工资在第一类企业的设计原则从薪酬管理的整体设计上来看,其的目的让人才脱颖而出,给优秀者以奖励。鼓励落后者跟上强者的步伐。很多企业在工龄工资的设计上每年都会增加定的金额,以示对职工长期服务的肯定。如果是针对第一类企业,其实必要性不是很大。有能力的职工通过长期在企业工作,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晋升、薪酬调整的机会,获得了相应的回报;而部分工作平庸、无业绩提高的职工属于市场替代性较强的职工,每年增加工龄工资直接导致了人工成本的增加。而这种现象的长

5、期存在会造成与那些贡献大、工龄偏短职工之间的不平衡。而且职工在一个企业工作较长时间后,其创造力、能动性等会有所削弱,加之个人工资的总额不断提高,职工对企业的边际贡献相对逐渐减少。因而,企业按同一标准分配工龄工资不尽公平。1.工龄工资在第二类企业的设计原则对于在知识密集型行业或企业”如:设计、财务、律师等行业职工的流动性极大,且职工就是直接创造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竞争价值。职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企业应把职工的流动率控制在适度范围内。职工在新的企业工作最初一段期间内属于职业不稳定期彳艮容易跳槽,故应设计一定时期的工龄工资起拿年限。如果职工在设走时间内跳槽,企业会相应

6、减少部分工龄工资的支岀。而职工在企业工作满了设定的时间后跳槽,就不能享受到工龄工资的快速增长,成为职工跳槽的成本之一。二、科学的薪酬体系才是根本企业中由工龄工资引出的一些常见问题:支持发放工龄的人认为,新来的职工和工作了很长时间的老职工同岗位的工资拿的一样多。辛苦干了这么长时间,企业就应该有说法;在企业中工作时间不短了,新人都晋升了,觉得自己没盼头等。不支持发放工龄的人认为,职工〃论资排辈〃,不考虑其在企业中的岗位价值。企业元老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等。以上观点看似工龄工资的问题,其实问题的核心是没有一整套科学的薪酬体系。设计不同的职等结合绩效考核”就解决了职工

7、晋升与淘汰的问题。工作年限和晋升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为企业做出的贡献来决走人员的升降。因此,在企业中很多由工作年限引发出来的工龄工资问题,其实是薪酬体系建设不健全所导致。工龄工资所起到的作用面对整体薪酬结构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多年企业工作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就算是设计了工龄工资,对于那些市场稀缺或优秀的人才,工龄工资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制约能力。因此,制定岀企业科学、规范、公平、实用的薪酬体系才是核心。参考文献[1]李长禄,尚久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王国庆.中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M].北京:北京大学岀版1120

8、113[3]左葆瑜.透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J].I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