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学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导学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ID:46748949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导学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导学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导学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导学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导学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导学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授佳策略。我校试行学案导学已多年,木人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及体会认为,学案导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达到一定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关键词:导学丿力史课堂教学策略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案与教材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引导相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口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导学案的编写是课堂学案导学的首耍环节,教师首先耍硏究教学大纲

2、,分析教材,在充分了解所带班级学牛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一是要突出学牛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二是要突出层次性特点,能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下面以《高小丿力史必修一》“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说明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编写要素学习冃标:1•掌握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及结果。2.了解鸦片战争前夕中外状况,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学习重点:战争原因,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学习难点:联系条约内容分析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教为川具:使川多媒体教学,提供鸦片战争直观情呆的视频。教学环节:

3、一、提前一天发放给学生印制好的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问题1: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外交四个方而比较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国情。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2:英国为什么要向屮国走私鸦片?口的是什么?问题3:屮国为什么要禁烟?你认为当代青少年对毒品应持什么态度?问题4:《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问题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发生的?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精讲释疑: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2.联系条约内容分析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当堂达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1侨的问题。材料一:“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

4、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儿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材料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Z。”材料三:“若鸦片一F1未绝,本大臣一F1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1)材料一屮的人物是谁?此人向道光帝上书的目的是什么?道光帝接受他的建议了吗?为什么?(2)请看材料二,他为“国家生死”进行了哪些斗争?(3)根据上述材料,你怎样评价林则徐?(4)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二、课堂自主学习同学们对照学案设计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思考并完成问答,对有疑问和没把握的问题,鼓励他们相互合作,讨论解决,同时老师要巡视同学们自主学习情况,做一些点拨。三、分组合作

5、、讨论交流在H主学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对学案上设计的合作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教师通过巡视,有选择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并给与必要的指导。四、精讲释疑在学生白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及学牛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精讲。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学生学习屮国近现代史遇到的第一个难懂概念,教师要充分利川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功能,提供视频,板书参考答案,进行精讲。另外,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节学习内容的难点,教师应联系条约内容进行知识点的分析梳理,得出结论:鸦片战争使屮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当堂达标当堂练习的设计应紧扌II本节课的教学內容和能

6、力培养冃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对高中不同班级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普通班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重点班级学生应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宜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屮出现的问题得以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目标,教学进度,学习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新课标捉出了“以学牛为本,以学牛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们进行“学案导学”教学是对这一理念的貝•体实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导学案策略,nJ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