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

浅谈对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

ID:46749292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对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对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对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对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浅谈对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摘要: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有它的形成规律和形成过程的,作为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老师、父母,在形成良好意志品质方面应该率先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要帮助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对待挫折,战胜自我。关键词:耐挫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自我调节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225-01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而重视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则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耍环节。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孩子在遭遇挫折时

2、最大限度的克服畏惧退缩、悲观失望的心理,以避免孩子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从而失去信心,不能正确面对,产生否定自我、否定他人、其至否定社会的消极情绪。个案1:李同学平时表现和成绩都不错,五年级时母亲患病去世,使他的精神一下子遭受严重打击。他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学习成绩一降再降并准备离家出走。个案2:张同学从平时表现来看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父亲开车出了事故,家里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她回家看到父母愁眉苦脸的样子,心理十分难受,从此不想读书。她认为自己成绩再好也没用,反正家里没能力供她读大学。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许多孩子大多是独生子

3、女,随着生理、心理的生长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及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二是现在的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健康,总是过分周到地为孩子着想,他们包办了生活中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在顺境中成长,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万分娇宠,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草而缺乏承受挫折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一、要树立信心,增强孩子的独立能力1、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充分创造条件。许多事情,孩子是有

4、能力独立处理的。建议家长首先应该做到改变溺爱娇惯孩子的教养方法,让孩子受些吃苦教育;其次是要增加孩子的劳动量,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孩了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不要包办;另外,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即使批评也不能抹煞孩了的进步,这样既纠正了错误或不良行为,乂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作为教师,应该对孩子进行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根据班上孩了实际,组织开展“向海迪阿姨学习”的专题讨论会,由孩子课前去搜集张海迪的事迹,再联系口己的实际谈体会。会上,孩子们争先发言,气氛热烈。许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感触:以前要是碰到一点小挫折

5、,就灰心失望,丧失信心,现在,与张海迪阿姨对比,真是惭愧不已。今后,必将以海迪阿姨为榜样,勇敢地迎接挑战。对于小孩子,身边的榜样更能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使其奋起。因此,我经常在班上评选这方面的“明星”,让孩子们在相互学习中进行耐挫能力的培养。3、作为家庭与学校,要培养孩子乐观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教会孩了以平常的乐观的心态对待每一次考试或竞赛中一吋的得失,以“胜败乃兵家常事”的豁达态度去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的暂吋失败,做到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只要有了乐观的态度,就会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同吋,还要注意培养孩了坚强的毅力。帮助引导孩子在挫折、困难、

6、失败和逆境面前,有勇气去面对,去接受,并努力去克服它们。二、要确定目标,自我控制例如练长跑,尤其是在数九寒冬,要教育孩了贵在坚持;乂如孩子上学回家后,家长可试着解除对孩子看电视的严格限制,让孩子口我控制。只要家长吋吋注意引导和培养,那么孩子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老师、家长要教给孩了生活的常识及做人的道理,就是交给孩了“钥匙”,让孩子用它去开启生活的大门,辨别生活中的是非,认识生活的真谛。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激励,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勉励他们止视现

7、实,勇于进取。三、创设良好的环境耐心的父母、教师和民主的教养方式都有利于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好学、诚实的性格,从而增强孩子的耐挫力。同吋,与同伴的交往可以使孩子经历一些挫折,诸如观点不一致、处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能使孩了在不断的磨炼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和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不仅如此,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这些都有利于孩子耐挫力的培养。总Z,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有它的形成规律和形成过程的

8、。要帮助他们学会在H常生活中正确地对待挫折,对于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某些性格缺点,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克服这些性格缺点,承受挫折、战胜自我。参考文献:[1]陈荣•中小学心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