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角度思考收入差距

浅谈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角度思考收入差距

ID:46754052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角度思考收入差距_第1页
浅谈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角度思考收入差距_第2页
浅谈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角度思考收入差距_第3页
浅谈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角度思考收入差距_第4页
浅谈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角度思考收入差距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角度思考收入差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角度思考收入差距论文关键词:收入分配国内生产总值协整检验论文摘要:木文以中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为主线,分析了各个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同时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进行定量描述收入分配扩大的变化,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税收是否影响居民收入的增长,分析居民收入扩大的原因。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也开始不断地突破和创新。这个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2):山突破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变革。这一阶段最初是以切实有效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为特

2、征。首先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方面对工资宏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国家对工资的管理由行政管制转为以经济手段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工资制改革,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为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这一•政策是我国分配制度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它使我国公民除了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外,其他一些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也得到了允许和保护。第二阶段(1993年至今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索分配结合起來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于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对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來。”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认了这项制度,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新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分配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

4、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调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一直到2010年,收入分配改革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社会发展到目前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做大蛋糕的问题,前三十年我们追求的是增加经济总量的发展,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怎么分蛋糕,怎么走向共同发展,让公平和效率兼顾。我们既耍幸福,也要尊严。纵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从最初的打破平均主义,到后來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及九十年代的按劳分配和各种生产要素结合,直到今天面対不断扩大的收入

5、差距,党中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一系列的变化说明,蛋糕不仅要做的大,还要分的好,这与当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二、收入分配的定量描述第一个定量指标是历年国家财政占GDP的比例,用这个指标來衡量每年GDP由多少用于财政。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从1979年至1993,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基本保持在0.1—0.15之间,比较平稳;随后1993年至今,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不断上升,突破了0.2o第二个定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用于衡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是否与GDP的增长同步。从数据中可

6、以看出,从1979年至199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几乎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保持同步,而后1993年至今,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显然要大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第三个定量指标是国内牛产总值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比例,用于衡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比例。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从1979年至1993,城镇居民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没有较大差距,二者之间几乎重合;但是在1993年之后,二者之间的状况就有所变化,从最初几乎相等的几点,在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达到1

7、5000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刚刚达到5000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三倍,二者Z间的分配严重不平衡。从上面的三个定量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GDP连续增长,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果。但是我们又感觉到,虽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GDP增长,加上物价水平的增长特别是房价随GDP的增长,老百姓实际感受的生活并没有改善多少。直到2010年,收入分配改革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岀,所以现在应该把重点逐步转移到收入分配问题上。三、实证检验结合城镇居民总消费量和农村居民总消费量与国家财政收入做协整检验,分析国家财政收入是否显著影响居民消费量。L数据

8、的选取选取1978-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和最终消费(以当年价格计算,数据来源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