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器的价值类型

浅谈玉器的价值类型

ID:46757410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玉器的价值类型_第1页
浅谈玉器的价值类型_第2页
浅谈玉器的价值类型_第3页
浅谈玉器的价值类型_第4页
浅谈玉器的价值类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玉器的价值类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玉器的价值类型在古今玉器的各种价值因素中,以玉质工艺造型、艺术性和文史价值最为重要。均衡具备各种价值因素的玉器极罕见,价值大多只侧重于一两个因素上。按玉器价值侧重的因素来分类,可归纳为两大价值类型,即偏重于玉质价值的现代商甜类玉器和偏重于艺术及文史价值的收藏类玉器。当某一价值因素异常突出时,从不同侧面衡量,会是不同的价值类型。在现代玉器的主要价值因素中,玉质如血肉,是展现玉质美和艺术形象的基础及载体,具有口身的宝玉石性价值和靠人来发现利用的工艺性价值;工艺造型如骨骼,是使玉材成为玉器及表现艺术形象的手段;艺术如灵魂是使玉器造型精彩的“精、气、神”。如果玉器的造型只是形似,

2、缺乏神韵,则为工艺品,造型只有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时,才能称Z为艺术品。由于二者全靠人的鉴赏力來区分,冇一定的伸缩性,因而常冇人将二者混为一谈,实则为两种不同价值类型的玉器。目前人们对玉质比较重视,工艺为其次,而对于艺术价值重视的程度就远不如前者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平常见到的多为一般的商品类玉器,艺术品位高的玉器因较少而难以见到,进而造成对玉器的艺术价值认识不足,形成了“买玉不买工”的现象。一、现代商品类玉器。是指艺术价值较低的一类玉器,玉质为其评价的重点,工艺为其次。根据玉质优劣乂分为低、中、高三个档次。1.低档商品类玉器。它在商品类玉器中占绝大多数。由于玉质和

3、工艺价值不高,因此价值不大,收藏价值较低。经营者为确保收益,次玉料多以少投工来降低成本;可有的人,却能用别人认为是废料的玉材,制作出了精甜玉器而提升了价值,这是艺术修养不同所造成的结果。2.中档商品类玉器。这类玉器为数不多,但也常可见到。其主要特征是玉质较好,琢工比较精细。个别工艺特别精湛者,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如果仅仅是玉质较佳,而琢工及造型极差,还会低于原玉料的价值。3.高档商品类玉器。其玉质在同一甜种玉料中为出类拔萃者,甚至达到宝石级。如硬玉中色、水、地均佳的翡翠;软玉中的羊脂白玉、黄如秋葵的黄玉等。由于玉质Z美已足以让人陶醉,似乎任何的雕琢及纹饰都是多余的,正所谓“好

4、玉不琢”。因材质十分珍贵,多用來制作首饰、佩件。制作时以充分展示玉质Z美和尽量保持块度为原则,除必耍的挖脏遮缁外,一般也不作镂空和其他繁琐的技法装饰。虽对工艺上的些微欠缺容忍度不是太高,但只要形美、光润,对艺术神韵并不十分苛求。这种高档玉料虽然十分少见,但也会时不时地冒岀一两块来。从玉质上讲虽非孤品、绝品,但由于十分美丽和稀少,因而具有收藏类玉器的功能;但从艺术价值不高上看,它仍属于商品类玉器,因此它具有双重身份。二、收藏类玉器。根据产生的年代,乂大致分为古代玉器和现代艺术精品玉器。它除了具有商品类玉器的实用功能外,其突出的特征是数量少,而艺术和文化历史价值大,具有较强的收藏

5、投资价值。这类玉器应具备“少、精、好”三大收藏耍素。“少”是指市场流通量和后续出现量均有限,收藏界有“宁收绝、不收缺”之说;孤甜是仅此一件,绝品具有不可再生性,二者稀少性均非常突出,可比性甚小或没有,拥有报价的主动权。“精”是指玉器的材质或琢工异常精美,尤其是艺术精品玉器,其价值具有难以估量性和无限增值性,是收藏追求的核心。“好”是指玉器的品相、器形好,但对于丿力史研究价值极高的罕见残缺远古玉器来说,也弥足珍贵,当为别论。1.古代玉器。其所具有的收藏要素,首先是不可再生性,其次是市场流通量有限,稀少性突出。它们是珍贵的历史遗存物,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标本价值。距今年代久远的玉器

6、多为就近取材,玉质欠佳。同时由于琢玉工具的原始,不仅工效很低,而且造成琢工粗放、器形和纹饰也较简单的特点。因此历史研究价值与玉器产生的年代成正比,而玉质、工艺的价值则与玉器产牛的年代成反比。2.现代艺术精品玉器。好东西一出来就很珍贵,时间久了更加珍贵。如明清时期的宣德炉、子刚玉、鸡缸杯等,当时就很珍贵,现在更为无价之宝;而同时期的民用小碟小碗,当时不甚值钱,到现在价值仍是不高。现代玉雕大师的作品,一件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人民币,它们Z所以能得到市场的承认,就是因为它们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些当然都是大师们的精品力作,和他们泛泛制作的商品类玉器是有区别的。按材质的优劣,现代艺

7、术精品玉器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质美工精之器,二是玉质一般或较差,而工艺和艺术价值极高的玉器。质美工精之器。无瑕美玉极少,大多都需先进行挖脏遮缁的处理,尔后再因材施艺、雕琢成器,作品大多工艺复杂、纹饰繁密。如王树森大师琢制的一对翡翠“龙凤福寿”别子,大小只有4X3X0.6厘米,玉质在挖去脏点后显得特别艳绿通透。由于原料上挖洞密布,只好雕满碎小的龙、凤、牡丹等图案,反而显得工艺特别精细。此件作品在1982年的香港展销会上,以七百多万元港币售出,顿时轰动了整个港岛,也令国内的工艺界瞠目结舌了好一阵子。有些精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