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则及诉求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则及诉求

ID:46757450

大小:7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则及诉求_第1页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则及诉求_第2页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则及诉求_第3页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则及诉求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则及诉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则及诉求摘要:现代都市中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多地接触自然,因为人离不开自然,亲近自然是人内心本能的渴望。园林景观给人们在城市带来了自然。但一味讲求自然而没有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设计也最终会流于粗糙和肤浅,只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赋予了人文的色彩,园林景观才有了品味,才真正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关键词:园林;人文景观;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48-01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城市中,作为城市商业化与繁荣化的标志物,作为城市建筑的最典型表现,各种髙楼大厦屡见不鲜,面对城市,也就是面对高楼。鳞次栉

2、比的大厦,各具特色的展示着不同的设计理念与审美风格。在欣赏这些或高贵或华美或前卫或科幻的现代化建筑群的时候,人们难免会觉得有几丝疲劳与冷漠。因此,如今美好的带给城市中人们贴近自然的享受便更为重要,园林景观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硬件设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人们不会总是呆在水泥房子里,动物的本性永远是向往自由空间。那么这种贴近自然的人造自由空间是如何以科学方法精心设计呢?这需要我们根据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着手。在园林中,园路铺装和山、水、植物、建筑等共同构造园林景观的统一体。园路是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园林各个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能引导人流和疏导交通,而且将园林

3、绿地规划成不同的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在城市现代化的今天路及其铺装更有寓意更规整更有装饰性。因此,园路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规划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畅通,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地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须用花草树木来加以搭配,使之不孤立。那么我们应该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意境创造: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植物配置是构成绿化园林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2、空

4、间处理:为园林建筑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狭长空间的感觉很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乔灌结合,常绿和落叶,速生和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置和点缀一些花卉、草皮。绿化率要达到50%以上,种植物疏密相间,下相称,与建筑相互配合,呈现一种和谐美。这样才能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3、线形变化:由于广场建筑或者道路的平行直线条较多,因此,植物配置时可以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有变化,打破建筑群落的单调和呆板感,增加园林的丰富性动态园林的均衡性。4、植物配置:设计中可以选择按季节变

5、化而变化的植物,早春开花的桃花、迎春花、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龙柏、桧柏等,这四季的植物配合,总的配置效果遵循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设计原则。同时也选用了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使游人来到公园树木葱葱、花木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释放身心压力,感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植物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象征着新生与活力,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绿色的草坪与园中其他的绿色点缀联系在一起,使整个公园在有限的空间里,制造出无限的意境。绿色草坪设计是集科学性与

6、人性化为一体的设计,因为这种绿色的视觉大餐能够缓解一天的疲劳,使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引起干涩而疼痛的双眼得到了极好的放松。景观设计是地域文化体现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延续,要以科学的方法解读和设计好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有保护意识而不是开发利用意识,中国的林建筑景观就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发展的典型代表,建筑依附着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地貌而建,依照地势,地形,水流设计出亭台楼阁,水榭花亭,使具有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与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内涵上从文化历史中挖掘元素,以求达到人们心灵的暗示和传统空间的营造。其中园林小品体现生

7、活性、趣味性、观赏性、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自然。其尺度适宜,做工精细,富有寓意和文化内涵。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气候,充分考虑光照和林荫,加之水景的应用使整体自然和谐。理想的栖居场所是自然场址和景观环境的最佳组合,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作为衡量居住的好坏以及居者适应性,健康程度的标准。同时景观设计应始终秉承用一颗尊重自然的心,尊重地域文化的心,尊重足下文化的心,尊重野花野草的心来描写人与土地与自然的诗意。参考文献:[1]薛健•世界林建筑与景观丛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