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ID:46758038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摘耍: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血,供人们观赏。植物是构成园林美的主要角色,植物造景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坚持美学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用恰当的植物材料替代硬质建筑物,有效地组织空间、分割空间,融景观于一体,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之大成,营建富有景感、

2、美感的生态健全的园林景观。关键字:城市;植物造景;存在问题中图分类号:J522文献标识码:A一、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1•绿量与景观质量绿量,是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指所有生长中植物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广义上还包括一切有利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因索,即绿色环[2]。当前植物造景中的绿量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极端:(1)大草坪泛滥目前的植物造景,特别是城市广场绿化中,一律的大草坪绿化模式,以求得“开敞景观”、“热带风光”等效果,其弊端众人皆知。究其原因,除了流行风气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3、就是设计者缺少对绿量的重视。倘若我们在设计中将绿量及苴产生的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纳入综合考虑中,相信一味追求单一的视觉效杲的大草坪流行模式将会得到制止。在这一点上,英国风景师早已提出的“没有量就没有美”的做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乔木+灌木+草坪(地被)模式的滥用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的植物搭配模式来源于我们对自然植物群落的学习,是一种理想的生态效益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模式,然而却常被人们误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从而导致不分绿地性质、面积大小、环境负荷而一味滥用。园林建设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

4、宜,植物造景同样如此。只有因地制宜、因园制宜,结合绿地使用性质、面积大小、环境条件等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建设的绿量才与景观质量成疋比。一味地将自然植物群落中的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的结构搭配,不综合考虑园地大小、土壤贫瘠程度、交通安全、视觉安全等而滥用,其结果往往是造成大量植物死亡(超过植物承受的环境负荷力),甚至成为病虫滋生、犯罪狛獗的地方(因植物阻碍视线而使得场地不能得到周围游人的监视)O如果说大草坪的流行是缺少对绿量重视的极端,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的模式则是在缺乏对绿量含义真正理解的情

5、况下片面、过分地强调绿化量值的极端。2形式与功能园林绿化讲究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植物造景作为园林绿化的一部分,理应遵循这•道理。然而,在现实绿化中常见到有人…味地追求绿地率,追求绿化视觉效果。将分枝低,体量大的雪松种在狭窄的街道上;将木已狭小的活动场地改建成草坪;将承载力高的林地树木砍掉,换成承载力低的草坪,凡此种种,无不是植物造景中形式与功能的冲突,其结果常常是好看不中用,其原因是缺少对植物造景中以人为木思想的思考。3科学性与艺术性植物造景不同于山石、水体、建筑景观的构建,其区别于其他要素的根本特

6、征是它的生命特征,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植物造景是在植物能健康、持续生长的条件下进行的。病态的植物,失去生命活力的植物的景观只能是残枝败柳、枯木废桩,是无法达到理想景观效果的。科学的植物造景除了满足植物的生理纶态、场地功能、视觉景观等需求外,还必须对植物造景的效果进行预见。植物景观是活体景观,随植物半长而发展变化的景观,对植物栽植施工后的景观变化及养护管理的考虑,是植物造景的特色。然而在现实问题中却常存在设计、施工、养护脱节甚至矛盾的问题。而在景观效果预见中常常将半长条件很好的植物作为理想的效果标准

7、,而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相变化、生长速度却缺少深入细致,结合植物栽植场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的考虑。比较明显的是在城市植物造景中,大多数树木的生长体积、生长率都低于同等条件下口然界中的树木,而这一点却没所得到设计师们的重视。二、建议及对策(1)扩展植物造景、绿量等相关概念的内涵,以便能适应新时代植物造景的需求。除引进景观生态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外,国外的环境园艺、地域植物学、野生动植物栖息园、恢复牛态学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将绿量与绿地类型相结合,列入植物造景的考核指标。绿量是生

8、态园林建设的重要内容,除了狭义的指绿色植物外,还包括广义的社会、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环境内涵。(3)加强对城市植物群落的研究,特别是群落内部植物个体的关系,群落与城市环境负荷的关系,揭示城市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的异同。(4)加强对外来植物种,特别是具有入侵性质植物种的检疫、检测,避免其对本地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的破坏。对类似杂草的、有很强生命力的、具入侵性质的种类进行清除,对侵染地植被进行保护、恢复。(5)规划、健全苗圃市场,避免苗木种类单一化和引种盲目化。三、植物造景的作用1.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