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与生物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土壤学与生物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ID:46760954

大小:311.0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27

土壤学与生物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_第1页
土壤学与生物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_第2页
土壤学与生物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_第3页
土壤学与生物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_第4页
土壤学与生物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学与生物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复习资料土壤地理学第一章1.1土壤的定义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是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的产物,是经由岩石风化过程和生物因素主导作用下的成土过程所形成的。土壤剖面:从垂直地面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土壤剖面中与地面大致平行的物质及性状相对均匀的各层土壤,称为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母岩风化层淀积层淋溶层1.2土壤圈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处于地球表层不同圈层界面及其相互作用的交叉带,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土壤圈物质循环是指土壤圈内部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

2、及其与地球其他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处于人类智慧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界面与相互作用交叉带。1.3土壤圈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包括: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以此向人类和陆生动物提供食物、纤维物质,故土壤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可以分解、净化各种污染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净化器。-19-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复习资料土壤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保持生物的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调节水体和溶质的流动;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并解毒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储存并使生物圈及地表养分和

3、其他元素进行再循环;支撑社会经济构架并保护人类文明遗产。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协调营养因素(水分和养分)和环境条件(温度和空气)的能力。土壤自净能力: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物理化学自净,生物自净。(P10)第二章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和土壤生物体四部分组成。土壤矿物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按照发生类型可将土壤矿物划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可溶性矿物三大类。原生矿物直接来源于母岩特别是岩浆岩,它只受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作用,而其他化学成分和结晶构成并未改造。土壤质地:自然土壤的矿物质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称为土壤质地,

4、也成为土壤的机械组成。物理风化:是指矿物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化学成分及结晶构造变化的作用。化学风化:是指矿物在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分解作用。土壤矿物的风化过程不仅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空间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带性。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称为次生矿物,它包括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土壤质地不仅是土壤分类的重要诊断指标,也是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物质迁移转化及土壤退化过程研究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地理研究、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土壤改良、土建工程和区域水分循环过程等研究的重要内容。2.2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重要的固相成

5、分之一,是土壤肥力、缓冲及净化功能的物质基础,也是土壤形成发育的主要标志。它可分为两大类:非特异性土壤有机质(来源植物组织)和土壤腐殖质。生物残体及其代谢产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19-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复习资料土壤生态系统:指自然界特定地域的土壤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的综合体。土壤生物主要是指土壤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地上部分的动植物,它们以最紧密的方式和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土壤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绿色植物是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地面动物是主要的消费者,土壤生物则扮演着消费者与分解者的双重角色,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联

6、系起来。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P46-47)影响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因素?答:土壤有机质的种类、组成及其堆积方式是影响有机质转化的重要因素。土壤通气状况通过影响生物微生物种群及其活动来决定有机质转化的速度和方向。土壤水热状况是影响有机质转化的重要因素。土壤PH值通过调节微生物活动而影响有机质的转化。由于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地理规律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土壤有机质的地理分异规律。富营养化:人类活动对磷素循环的另一影响是磷素随农田退水,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进入天然水体,使水体中营养元素浓度增加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

7、生物大量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富营养化。2.3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土壤固相组成的物理诊断特性主要包括土壤结构、密度、孔隙度、土壤颜色和土壤质地,它们是土壤发生的重要标志。土壤固相颗粒很少呈单粒存在,它们经常是相互作用而聚积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的组合排列称为土壤结构。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的孔隙比例较为适宜,而且在土壤中的分布均匀,大小相间分布。在土壤团粒之间为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