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糖尿病)中医辨证论

消渴(糖尿病)中医辨证论

ID:46764819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消渴(糖尿病)中医辨证论_第1页
消渴(糖尿病)中医辨证论_第2页
消渴(糖尿病)中医辨证论_第3页
消渴(糖尿病)中医辨证论_第4页
消渴(糖尿病)中医辨证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渴(糖尿病)中医辨证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消渴【定义】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病因病机】一、病因(一)禀赋不足《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二)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三)情志失调神精剌激——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四)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二、病机(一)病变机理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

2、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阴虚燥热(三)病变脏器关系到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燥热在肺----肺燥津伤----多饮热壅于胃----消灼胃液----多食肾为关键虚火在肾----封藏失职----多尿(四)消渴病日久,百证变出。肺痨---肺燥阴伤,痨虫侵入雀盲---精血不能上承痈疽---燥热内结,血络不畅,蕴毒成痈中风---阴虚阳亢,痰瘀阻络【问诊要点】消渴一证主要涉及内分泌系统糖尿病及尿崩症等西医疾病。一、起病时间:包括本次发病的时间和整个病程的时间。二、诱发因素:劳累、受凉、饮食不当、情绪

3、因素等?三、主症特点: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1、多饮的性质、程度:喜饮热或冷,每日饮水次数及量。2、多食的性质、程度:每日饮食次数及量,是否消谷善饥。3、多尿的性质、程度:每日排尿次数、量及尿色,是否有夜尿多及尿频尿急尿痛。4、乏力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5、消瘦的程度:体重减轻程度。6、诱发和缓解因素:是否饮食,劳累或情绪影响容易诱发;是否休息、饮食控制等可以缓解等。7、既往发作情况。四、伴随症状和鉴别诊断症状:是否有发热、畏寒怕冷、手足心热、四肢欠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乏力、多梦及大便情况。五

4、、诊疗经过和症状演变:本次发病后是否就诊,何时何地,做过何种检查,结果如何,应用何种治疗?症状变化情况如何(好转、进展、出现新症状)?六、刻下症状:(1)主症及伴随症状情况。(2)中医辨证症状:尚需结合舌脉综合辨证。肺胃燥热:烦渴多饮,消谷善饥,尿频量多,尿混色黄。脾胃气虚: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肾阴亏虚:尿频量多,混浊或尿甜,腰酸乏力,头晕耳鸣,多梦遗精。阴阳亏虚:尿频混浊,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甚至阳痿。(3)十问。七、过去史、过敏史、个人史、家族史等。【体格

5、检查和辅助检查】(一)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有助于确定诊断。(二)病情较重时,尚需查血尿素氮、肌酐,以了解肾功能情况;查血酮,以了解有无酮症酸中毒;查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以了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情况(三)对各种系统的检查,有助于并发症的诊治。【类证鉴别】1,口渴症: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点。2,瘿病: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

6、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肿物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现代医学鉴别要点】有多种因素及疾病司引起糖尿、糖耐量减低、空腹高血糖,须与原发性糖尿病相鉴别:    (1)非葡萄糖尿:乳糖尿见于妊娠后期及哺乳期。牛乳糖尿见于先天半乳糖血症。果糖、戊糖尿见于大量进食水果后,为罕见的先天性疾患。    (2)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饥饿性糖尿见于饥饿数日后大量进食糖类食物,其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

7、食后糖尿见于短时间内摄人大量糖类,或因吸收太快,血糖升高暂时超过肾糖阈,可见糖尿,但空腹血糖及OGTT正常。    (3)肾性糖尿:由于肾小管再吸收糖的能力减低,肾糖阈低下引起。见于少数妊娠妇女有暂时性肾糖阈降低时,可产后随访,以资鉴别。见于老年人肾糖阈低下者。也可见于肾脏疾患,肾小管再吸收功能受到损伤时。真正的肾性糖尿如范可尼综合征为肾小管酶系缺陷,极罕见。以上表现为糖尿,但空腹血糖及OGTT完全正常,必要时可进行肾糖阈测定。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尿毒症时由于胰岛素受体较不敏感,以致影响糖代谢,或因钾离子丢失使

8、细胞内缺钾,影响,胰岛素释放而致糖耐量异常。    (4)肝脏疾病:肝脏病人由于糖原分解、糖异生作用及胰岛索灭能减弱,可表现为空腹血糖正常或降低,但糖耐量减低。肝炎病毒可累及胰腺β细胞而发生糖尿病,但多是可逆的,仅少数固胰岛损害严重而致永久性糖尿病。肝性糖尿病与原发性糖尿病的重点区别之一是前者具有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而C肽正常。    (5)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