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利用及生物医药硕士探究生培养方案探索探究

海洋资源利用及生物医药硕士探究生培养方案探索探究

ID:46773251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海洋资源利用及生物医药硕士探究生培养方案探索探究_第1页
海洋资源利用及生物医药硕士探究生培养方案探索探究_第2页
海洋资源利用及生物医药硕士探究生培养方案探索探究_第3页
海洋资源利用及生物医药硕士探究生培养方案探索探究_第4页
海洋资源利用及生物医药硕士探究生培养方案探索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洋资源利用及生物医药硕士探究生培养方案探索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洋资源利用及生物医药硕士探究生培养方案探索探究摘要「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是以物理学、化学、1=1生物化学、海洋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以食品科学、食品工=1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学科为骨架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新兴科学。本文结合浙江海洋学院“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探索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机制与创新模式。关键词: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研究生培养探2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浙江海洋学院正式设置'‘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二级学科,并开始招收学术型研究生。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借助基础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研究海洋

2、资源,尤其是海洋生物原料及其产品的理化特性、营养保健功能、安全保藏加工原理与技术、海洋药物及其他用于卫生保健的海洋生物材料和制品等,其既与海洋科学具有相近生物学基础,又具有以化学和工程学为主干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是海洋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学科。1•培养目标和要求重点培养研究生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其具备实际工作和基础科研能力,以适合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其能胜任海洋科学相关教学、科研、生产、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培养要求包括: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

3、科学素养,具备“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备较宽广的理论基础和较熟练的野外操作及动手能力;熟悉海洋科学相关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选修研究方向的动态;能从事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资源利用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相关的应用和研究;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听说写能力;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1•培养研究方向2.1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培养研究水产品渔药、重金属、过敏源等危害成分的风险评估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内源有害成分的性质及其加工贮藏中变化规律、控制及去除方法;研究水产

4、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等。2.2海洋生物利用与加工:培养研究水产品贮藏特性及新型保鲜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水产品功能提取制备和应用;研究远洋渔业资源、低值及废弃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海洋微生物工程化利用技术等。2.3海洋生物制品:培养研究海洋蛋白及多肽、多糖、脂质制备工艺、理化和生理活性;研究与开发以海洋蛋白及多1=1肽、多糖、脂质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保健食品、医用食品和护肤系列精细化工产品;研究海洋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技术及其质量标准的制订。2.4海洋药物:研究海洋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快速发现和结构表征技术;研究海洋先导

5、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技术与构效关系:研究海洋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机制;研究海洋药物的筛选与功效评价技术;研究以海洋功能寡糖和多肽等为原料的创新药物的工程技术。1•学制与培养方式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为3年,课程学习阶段为1-1.5年,学位论文完成阶段1-1.5年。对于提前完成规定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2年;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习任务者,允许适当延长年限,但在校时间不得超过5年。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或导师组培养方式。鼓励与校外高校、科研院所

6、及大中型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具体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严格的科研训练与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课程培养采用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强调教学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式,注重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考核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求研究生认真学好政治理论课,并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公益劳动和社会活动,经常进行形势与任务、方针与政策和思想品德的教育。4•培养课程设置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2学

7、分(学位课不少于21学分,其它必修环节3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科研和论文1分、实践活动1学分。学位课:(1)学位公共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英语,共6学分;(2)学位基础课按一级学科设置,不少于6学分;(3)学位专业课按二级学科设置。非学位课:(1)专业选修课侧重拓宽学科知识面,增强研究生综合素质训练,并考虑学科的前沿性、交叉性。(2)公共选修课,其中《自然辨证法概论》必须选修,1学分。(3)跨专业选修课可在培养方案外选修,不少于2学分。补修课程:同等学力或跨学科攻读硕士学位、及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有着某些缺陷需

8、要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补修相关大学本科主要课程2〜3门。详细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5•实践和科研能力培养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学术活动等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