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ID:46776069

大小:1.87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7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2(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综合测评(二)(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完成1~2题。1.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④③②①⑥⑤   B.④③②①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⑤⑥④③②①2.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  )A.花岗岩B.页岩C.大理岩D.玄武岩1.A 2.C [第1题,一般情况下,岩石埋藏越深,大范围的保存越完整,其形成年代越久远。按照先下后上,先完整后断续的原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⑥为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与之

2、相接触的石灰岩在岩浆活动所提供的高温、高压环境下,易变质形成大理岩。]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3~4题。3.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A.背斜B.向斜C.断层D.褶皱4.下列地形与图中右侧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  )A.渭河平原B.华北平原C.华山D.富士山3.C 4.C [第3题,图中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说明其原为同一岩层,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岩层之间出现断裂并有错动,说明该地质构造为断层。第4题,图中右侧乙岩层所

3、在岩块位置出现了上升,在断层构造中相对上升的岩体会发育成山岭或高地。选项中只有华山的形成与岩体相对上升有关。]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据此完成5~6题。5.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A.100cm/sB.200cm/sC.300cm/sD.400cm/s6.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D.石块、砾石、粗砂

4、、黏土5.B 6.D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被搬运物质的直径越小,搬运所需的流速越低,6.4cm的鹅卵石相应的搬运流速约为200cm/s。第6题,颗粒直径越大,需要的搬运流速越大;流速下降,颗粒直径大的物质先沉积。]读地貌景观图,回答7~8题。7.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8.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

5、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7.D 8.C [甲图表示火山喷发,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乙图表示由流水侵蚀作用中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峰林;丙图表示内力作用使岩层弯曲形成褶皱;丁图表示流水侵蚀中下切作用形成的峡谷。]2010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灰在7000—10000米左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弥漫到欧洲大陆上空,给航空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读图,回答9~11题。9.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是(  )A.7,aB.3,bC.

6、2,cD.1,d10.冰岛火山灰弥漫到欧洲大陆上空,致使欧洲航空业蒙受巨大损失。其主要动力来自(  )A.高空西风带B.北大西洋暖流C.极地东风带D.东北信风带11.火山灰长期滞留在大气层,除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外,还可能导致(  )A.全球沙尘暴肆虐B.地球表面气温下降C.温室效应加剧D.凝结核增多,降水增加9.B 10.A 11.B [第9题,火山活动属于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应是岩浆岩。根据变质作用这一信息可判读出d是变质岩,1是变质作用。a应是岩浆,b应是岩浆岩,3应是岩浆活动,4、6、7应是重熔再生作用。c应是沉积岩,2、5应是外

7、力作用。第10题,火山灰扩散的主要动力是风,冰岛位于中纬西风带,受西风影响,火山灰由冰岛吹向欧洲大陆上空。第11题,火山灰飘浮在空中,使大气中固体杂质增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球表面温度降低。]某校学生中午做下图的实验:将甲、乙两个规格与质量相同的玻璃箱同时放在日光下,甲箱底部放有沙土,1小时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是甲箱内的气温比乙箱内的气温高。据此完成12~13题。1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是因为(  )A.太阳辐射强B.大气逆辐射影响C.大气吸热弱D.沙土增温的影响13.该实验主要目的是说明近地面(

8、  )A.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B.大气的保温作用C.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D.大气的温室效应12.D 13.C  [第12题,甲、乙两箱气温的差异关键是二者箱内下垫面的不同,由于甲箱底部放置了沙土,吸收太阳辐射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