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案鲁教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案鲁教版

ID:46776399

大小:1.3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7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案鲁教版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案鲁教版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案鲁教版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案鲁教版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案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案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资源的优势。2.了解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3.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开发重点及综合治理的措施。(重难点)4.以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为例,初步掌握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与方法。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1)地貌:包括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2)气候:大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3)水文: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4)流域:

2、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大。2.自然资源(1)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2)水能资源丰富。(3)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易错警示] 水文特征不同于水系特征水系特征主要侧重对河流外貌特征的描述,如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状况、弯曲状况等;水文特征主要是对河湖内部特征的描述,如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水能等。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三大经济区2.城市化水平较高: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地区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三、长江流域

3、的开发与整治1.上游地区(1)优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开发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3)三峡工程(4)存在的问题: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5)整治重点及措施①重点:上游地区必须搞好生态环境建设。②措施2.中游地区(1)优势: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2)开发重点:商品农业基地、制造业基地。(3)问题及原因①问题:洪水灾害。②原因(4)整治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5)具体措施3.下游地区(1)优势(2)开发现状①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4、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②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突出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4)整治重点及措施①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②措施1.长江因其流域面积广大而水能资源丰富。(  )2.长江流域内年降水量的南北差异大。(  )3.长江流域资源分布与经济区分布不协调。(  )4.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发电。(  )5.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B.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几率增加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提示:1.× 长江流域因其流经我国

5、三大阶梯,落差大且河流流量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2.× 长江流域大多数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东西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3.√ 上游经济落后,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缺乏。4.× 三峡工程的首要作用是防洪。三峡工程利用其巨大的库容来拦蓄洪水,减少上游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的危害。5.B [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特别是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通航能力提高,运输成本降低。]长江流域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读长江流域示

6、意图和沿北纬30°中国地势剖面,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 (区域认知)长江流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长江流经了哪些省(市、区)?干流南北两侧有哪些重要的支流?问题2 (区域认知)流域内有哪些地形类型?我国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3 (综合思维)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评价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条件。提示:问题1.亚热带季风气候。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市、区)。北侧支流主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等,南侧支流主要有乌江、湘江、赣江等。问题

7、2.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在上游河段,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大峡谷,陡然降到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问题3.上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及矿产资源,如攀枝花的铁和钛、六盘水的煤、自贡的天然气等;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具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如大冶的铁和铜、大余的钨、水口山的铅锌、冷水江的锑等;下游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不仅是“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归纳总结] 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评价(以长江流域为例)1.地理

8、条件评价思路2.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分析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范围源头至宜昌宜昌至湖口湖口至入海口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部分)、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部分)、长江三角洲、江淮平原经济中心重庆、成都武汉上海资源优势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尤其是有色金属丰富平原地形,气候温暖湿润社会经济优势水能开发,西电东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商品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