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隧道施工中防排水技术与应用

浅谈隧道施工中防排水技术与应用

ID:46777987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隧道施工中防排水技术与应用_第1页
浅谈隧道施工中防排水技术与应用_第2页
浅谈隧道施工中防排水技术与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隧道施工中防排水技术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隧道施工中防排水技术与应用刘冲摘要:简要探讨隧道的防水板、止水带、防排水沟及管道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要点。关键词:隧道施工;防排水;技术;施做;要点1、概述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屮的渗漏水一直是隧道施工的一个顽疾,不仅对隧道施工过程构成威胁,而且对隧道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大的影像,因此,隧道的防排水施工是隧道施工的重点和难点。2.防水层的施工要点隧道复合衬砌中铺设的防水层是防渗漏的第一道防线,在安装防水板时应注意以下要点。2.1、经常加强对材料的检查,隧道复合衬砌中铺设的防水层应选择性能优良的防水层材料,要求具有足够的拉伸强度和应力应变性能,以及耐腐蚀和耐老化性能。2.2、做好铺设防水层前的

2、检查。防水板铺设前,应首先检查初期支护喷射磴的表面施工质量,对表面凹凸显著的部位应分层或挂小格网喷平,对欠挖部分应加以凿出,将栓衬砌表而外露的锚杆头、钢筋尖头等进行割除、并利用砂浆抹平,使碗表面平顺,对局部漏水处理进行预处理,可采取堵、引等方法。2.3、防水层的铺设。在目前的技术要求中应尽量采用热塑性垫圈挂设防水板,其挂设性能强于挂绳防水板。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射钉将热塑性垫圈和缓冲层(无纺布)平顺的固定在基面上,固定点间距宜为拱部50〜80crn,边墙80〜100cm,底部100〜150cm,呈梅花形排列,基面凹凸大的部位应增加固定点,务必使缓冲层与基面密贴。防水板的铺设应利用台架从拱

3、部向两侧边墙悬挂进行。下部防水板必须在压住上部防水板。铺设应留有适度的余量,其实际长度与初期衬砌基面弧长的比值应为控制在10:8左右,以防止由于铺设过紧,在浇筑过程中碗将防水层拉下,造成返工。2.4、防水板铺设好后的检查。首先应检查相邻防水板的焊缝有无漏焊、假焊、焦焊、焊穿等现象,若有以上现象,必须用防水板片焊接覆盖;其次要检查防水板铺设时候松紧适度,并有富余量,充气检查防水板焊接质量是否漏气,是否平顺无褶皱、鼓泡。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应立即釆取措施进行修补。2、止水部位的施工要点止水层是隧道防排水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处理不当将有可能造成仰拱反水、二衬漏水等质量问题,做好止水层十分必耍

4、。2.1、对衬砌碗施工造成的施工缝,应采用止水带将其密封。中埋止水带施工中,先沿衬砌设计轴线间隔0.5m在挡头板上钻孔,并将加工成型的钢筋卡穿入其中,一半止水带紧贴在挡头板上,内侧钢筋卡卡紧止水带另一半,待碗凝固后拆除挡头板,并将止水带拉直后用弯曲钢筋卡套紧另一半止水带。在立模及钢筋的绑扎的时候,为防止止水带被尖角石子及锐口的钢筋损伤,因対止水带采収可靠的固定措施。浇筑、振捣过程中既要振捣充分,又要注意防止止水帯发生偏移,确保止水带与碗很好的贴合,施工过程如果发生问题应及吋进行修补。2.2、预水膨胀止水条在施工屮的应用。二衬堵头板施工时应考虑预留安装止水条的浅槽,止水条街头处应重叠搭

5、接后在粘结固定,沿施工缝形成闭合坏路,其间不得出现断点,搭接长度不小于5cm,定位后至浇筑下一循环前应避免被水浸泡,必要时应加涂缓膨剂,防止提前膨胀,失去止水效果。3、排水管路的布设和施工。3.1、透水盲管的布设应设置在缓冲层和防水板Z间,采用5cm长的锚固钉及防水板窄条锚固在基面上,锚固点间距50cm,拱墙环向采用单壁打孔盲管,间距一般按6〜12m,墙角纵向设置双臂打孔盲管,并分段10〜15m引入隧道侧沟内,环向盲管与纵向盲管间用三通连接,以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用以引排防水层背后的积水,二衬轮浇筑吋为防止轮浆液导致盲管过滤功能失效,防水板的铺设应低于纵向盲管,并于下边缘加密固定;处

6、于止水带背而,进水孔处的防水板开孔必须保证圆顺,孔径应略小于进水孔外径,以便能利用防水板弹性使孔密贴穿过防水板,确保孔、缝不漏浆。5、结语综上所诉,隧道内防排水是个复杂的系统,施工吋应化整为零,切实按照要求施工,过程控制,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才能保障隧道内防排水系统的完整和效用,为隧道的施工和后期的运营提供良好的保障。参考文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铁路隧道工稈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Z203-20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