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痹散治疗40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清热祛痹散治疗40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ID:46779021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清热祛痹散治疗40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_第1页
清热祛痹散治疗40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_第2页
清热祛痹散治疗40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_第3页
清热祛痹散治疗40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_第4页
清热祛痹散治疗40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热祛痹散治疗40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热祛痹散治疗40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作者:黄永凯郭纯吕新亮杨素梅【关键词】清热祛痹散【摘要】目的探讨清热祛痹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用清热祛痹散前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晨僵、休息痛、双手平均握力、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肿胀关节数、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CRP)均取得了明显改善。结论清热祛痹散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制剂。【关键词】清热祛痹散;类风湿关节炎QingReQuBiSantreatrheumatoidarthritisofthecliniceffectandnur

2、singcare[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qingreqvbisaninthetreatmentofrheumatoidarthritispatients.MethodsTofindthedifferenceofpatientssymptomandexperimentalevidenceotthebeginandattheendoftreatment・ResultsThenumberofpainfuljoint,numberofswelledjoint,durationtimeo

3、fmorningstiffnessandgripstrength,CRPshowedsignificantimprovement.ConclusionQingreqvbisancantreattherheumatoidarthritiseffectively.[Keywords】qingreqvbisan;rheumatoidarthritis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可反复发作,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本病患者的发病率在我国为0.1%〜2%[1],无明显区

4、域及种族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高峰为40〜60岁,成人中多发于中年女性[2]。目前现代医学以慢作用药及非辎体抗炎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但都有胃肠、骨髓或肝、肾的损害。为探索一种治疗本病的新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几年采用清热祛痹散治疗本病。现将临床观察总结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40例按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3]标准确诊为RA的住院及门诊患者,病情处于活动期:关节肿胀在3个以上,关节压痛在5个以上,晨僵超过lh,血沉(ESR)>28mm/h,休息痛具有中等以上者,关节功能II〜III级,年龄18〜65岁。参与的患者在用药时都表示

5、愿意与医生合作。以下情况不纳入本试验组:(1)有明显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2)有药物过敏史;(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受试者3个月内未使用慢作用药。1.2检查项目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时记录晨僵、双手平均握力、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休息痛。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ESR、C反应蛋白(CRP)、尿常规、血常规。1.3服药方法患者均服用清热祛痹散(主要成分:当归、茵陈蒿、苦参、人参、羌活、防风、升麻、知母、葛根、猪苓、泽泻、苍术、白术、黄苓、甘草、白芍、威灵仙)。由我院制剂室提供。1.4疗效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以下指标评价:晨僵、

6、休息痛、双手平均握力、压痛关节数和指数、肿胀关节数和指数、ESR和CRP,先求各项指数的改善百分数[(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后值X100%]和握力的改善百分数[(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后值x100%],最大不超过100%。ESR与CRP的改善百分数为[(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后值X100%],将每项百分数相加后求均值取得每位患者的总改善百分数。1.5统计学方法结果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2结果患者的晨僵、休息痛、双手平均握力、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肿胀关节数、肿胀指数、CRP治疗后与治疗

7、前相比均取得了明显改善(P<0.05)o见表1表140例RA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略)3讨论类风湿关节炎是现代医学的诊断病名,中医学中没有这个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与《灵枢》所描述的“周痹”和《金匮要略》中的“历节”病相似;因其病程长,难以治愈,后世医家称之为"顽痹”。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本病的病性是正虚邪实,正虚(肝、脾、肾虚)为本,邪实(痰、瘀)为标。基本病机是素体本虚、气血不足、肝肾亏损,风、寒、湿邪痹阻脉络,流注关节,痰瘀痹阻。若久痹不已,可内舍于脏腑,而致肝、脾、肾三脏受损,使脏腑气血阴阳随之而亏。病位在骨、关节、

8、筋脉、肌肉。本病初起,外邪侵袭,多以邪实为主。病久邪留伤正,可出现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之候,并可因之造成气、血、津液运行无力。而风、寒、湿等邪气侵袭,又可直接造成气血津液运行无力,如此恶性循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