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管理系统性能计算策略分析

飞行管理系统性能计算策略分析

ID:46780285

大小:308.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飞行管理系统性能计算策略分析_第1页
飞行管理系统性能计算策略分析_第2页
飞行管理系统性能计算策略分析_第3页
飞行管理系统性能计算策略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飞行管理系统性能计算策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3卷第4期航空计算技术V01.43No·42013年7月AeronauticalComputingTechniqueJul.2013飞行管理系统性能计算策略分析杨丰辉,钱向农(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89)摘要:根据飞行管理系统机栽软件对于性能计算的需求,提出了理论公式计算方法和插值计算方法,对于传统的理论公式计算方法进行了延迟时间数据分析。对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分剐从计算过程、软件工程、系统工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后得出,插值计算方法在机载飞行管理系统软件中是比较合理的方

2、法。针对大型客机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描述了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分别在电子飞行包软件和飞行管理机载软件中的不同应用和联系。关键词:理论公式;插值;软件工程;系统工程;电子飞行包软件;飞行管理机栽软件中图分类号:V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4X(2013)04—0105.04AnalysisofPerformanceCauculationStrategyofFlightManagementSystemYANGFeng-hui,QIANXiang-nong(FirstAiwrafilnst

3、itude,AVIC,瓜7art710089,China)Abstract:Basedontherequirementofflightperformancecalculationofflightmanagementsystem,thispaperputsforwardtheoryformulacalculationandinterpolationcalculation,thenanalysesrelaytimedatafortraditionaltheoryformulacalculation,f

4、urthermore,comparesandanalysessuchtwocalculationmeth—odsfromcalculationcourse,softwareengineeringandsystemengineering,decidesthatinterpolationcalcu—lationismorereasonablemethod.Atlast,thispaperdescribesthedifferentapplicationandrelationoftwocalculatio

5、nmethodsinelectronicflightbagsoftwareandflightmanagementairbornesoftware.Keywords:theoryformulacalculation;interpolationcalculation;softwareengineering;electronicflightbagsoftware;flightmanagementairborne,software引言飞行性能计算⋯是飞行管理系统心1十分重要的功能,根据飞行管理系统对于飞行

6、性能计算的需求,在机载飞行管理系统软件中,对性能计算提出了两种实现方法:第一种是理论公式计算方法,第二种是插值计算方法。理论公式计算方法:建立飞行动力学和运动学数学模型,进行性能参数计算,直接得到性能目标数据。插值计算方法:将性能数据计算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性能数学模型完成基础性能计算过程;第二阶段,通过插值方法处理以上数据,“查找”出需要的性能目标数据。经过实践,在地面静态运行环境下,两种计算方法都能够得出期望结果;在机载动态运行环境下,机载软件在测试性、可靠性、实时响应性、复用性和

7、维护性方面和地面软件运行有很大的区别,这两种算法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下面分别进行分析。1理论公式方法延迟时间数据分析1.1飞行管理性能计算最大延迟时间要求根据飞行管理系统遵守的国际标准{ARINC702A一3》时间响应要求:飞行管理要求整个飞行阶段中,机载软件(含有性能计算、飞行计划、导航等功能模块)执行响应最大延迟总时间要求为15S,单个飞行阶段最大延迟时间要求如下:1)起飞阶段,最大延迟时间为:5S;2)爬升阶段,最大延迟时间为:2.5S;3)巡航阶段,最大延迟时间为:2S;4)下降阶段,最大

8、延迟时间为:2.5S;5)着陆阶段,最大延迟时间为:2.5S;6)总计为:14.5S。其他模块最大延迟时间分配为0.5S,具体延迟时间分配要求如下:1)总线数据传输最大延迟时间:200ms;收稿日期:2013—04—15修订日期:2013—06—12作者简介:杨丰辉(1981一),男,陕西蒲城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飞行管理软件设计和开发。·106·航空计算技术第43卷第4期2)画面更新最大延迟时间:50ms;3)任务调度最大延迟时间:50ms;4)I/O接VI最大延迟时间: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