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怎样才能拥有高产的下属领导者可信性与下属绩效的关系研究

领导者怎样才能拥有高产的下属领导者可信性与下属绩效的关系研究

ID:46781589

大小:489.2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领导者怎样才能拥有高产的下属领导者可信性与下属绩效的关系研究_第1页
领导者怎样才能拥有高产的下属领导者可信性与下属绩效的关系研究_第2页
领导者怎样才能拥有高产的下属领导者可信性与下属绩效的关系研究_第3页
领导者怎样才能拥有高产的下属领导者可信性与下属绩效的关系研究_第4页
领导者怎样才能拥有高产的下属领导者可信性与下属绩效的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领导者怎样才能拥有高产的下属领导者可信性与下属绩效的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领导者怎样才能拥有高产的下属:领导者可信性与下属绩效的关系研究●穆桂斌孙健敏内容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7位企业中基层领导者及329位直接下属进行了配对调查,探讨了领导者可信性对下属工作绩效的影响及领导信任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领导者可信性对下属的领导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领导者可信性对下属的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领导信任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管理启示、不足与未来展望。关键词领导者领导者可信性工作绩效当前,企业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正经历着迅速的变化,为了能够在这快速变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获得发展,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组织中员工的产出,即

2、工作绩效。尽管人力资本理论(Becker,1964)指出员工个体所受的教育和拥有的工作经验对其贡献出好的工作绩效有很大作用,但持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者(Coleman,1990)却认为这并不充分,研究者指出员工如果能在组织内拥有适当的社会资本,比如值得信赖的上司,那将使个体的人力资本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因为这种社会资本的积累会使员工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到支持和帮助,而这些好处是工作绩效潜在的助推器(Ibarra&Andrews,1993;Burt,1997)。Mayer、Davis和Schoorman(1995)则从社会交换的视角来看待值得信赖的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领导对员工展示关怀和仁

3、慈、按原则行事将激发员工对领导进行回报的动机,并因而贡献出良好的工作结果。基于此,三人提出了一个组织内信任的整合模型,在该模型中,Mayer等人定性地预测了领导者可信性(LeaderTrustworthiness)的三个构成要素(能力、仁慈、正直)将会影响员工的工作产出(包括绩效和态度)。在后来的研究中,Mayer和Gavin(2005)以工厂经理(P1antManager)和高层领导团队(TopManagerTeam)为研究对象,对这个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员工对工厂经理和高层领导团队的可信性三个维度(能力、仁慈、正直)的感知,会影响员工对这些领导者的信任建立,并进而影响员工的角

4、色内绩效,这初步证明了Mayer等人1995的模型。然而Wasti等人(2007)对Mayer等人的领导者可信性维度的等值性进行跨文化评价时发现,领导者可信性的三个维度在不同文化情境下并不完全适用,美国、土耳其和新加坡的样本显示,对于“正直”维度的测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能力”和“仁慈”维度在“集体主义一个人主义”、“高权力距离一低权力距离”不同的国家,差异显著。并且,Mayer和Gavin(2005)的研究中,所选取的领导者穆桂斌,河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孙健敏,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ch岫jms@126.伽。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21

5、58)资助。缝织管理}0RGAN

6、Z筋“10N甜ANAGEMENl是员工的高层管理者(PM和TMT),并非他们的直接上司。事实上,不同层次的领导者对下属员工日常工作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员工的直接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应更为重要和直接。因此,本文基于笔者对领导者可信性本土化研究前期积累之上,探索直接领导者的可信性及其对下属的领导信任和工作绩效(包括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作用,这将推进组织内信任整合模型的跨文化研究,同时对于领导者探索提升自身可信性的途径以及激发下属工作绩效,都将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一、文献回顾和假设(一)领导者可信性的研究1.领导者可信性的结构为什么组织中有的领

7、导者更容易赢得下属的信赖,而有的却不能够?对这一问题思考的一个重要路向,是从被信任方(trustee)可信性(Trustworthiness)的角度,关注被信任方的特性或行为(杨中芳、彭泗清,1999;郑伯螵,1999),这是理解信任产生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然而,研究者在测量可信性这一构念时,观点并不一致。有的研究者认为可信性就是被信任方的特征/特性,因而将测量的重点放在被信任方的个人特质上。沿这一路径进行研究的学者最多,如Johnson和swap(1982)提出领导者的可信特质有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McKnight等人(1988)认为,领导者的可信性由正直、善意、能力和可预测性构

8、成;Kramer(1996)认为领导者的可信性包含能力、开放性、有同情心和为人可靠。而有的学者认为研究的重点不应在隐陛的特质上,而应关注领导者的行为,是外显的可信行为导致了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如whitener等人(1997)提出了五项可信行为:“领导者行为连贯、言行一致、鼓励参与并授权、沟通交流、展示关怀”。崔玉(2006)也沿着这一思路,以中国大陆员工为样本提出了领导者可信行为的五维度结构。除了分别关注特质和行为这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