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复习策略

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复习策略

ID:46781594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复习策略_第1页
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复习策略_第2页
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复习策略_第3页
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复习策略_第4页
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复习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复习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复习策阵【摘要】实验设计题是高考热点题型,所占分值较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虽有一定难度,但有规律可循,以下是笔者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关键词】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实验设计生物【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4-4810(2014)08-0126-02新课程改革以來,生物教学开始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题几乎是高考中必考的一项内容,而在实验考查中实验设计题又是考查学生生物学习能力最为重要的题型之-,也是学生解答起来最为怵1难的题型,因此,是否做好实验设计题的复习工

2、作,对学生在高考中有很人的影响。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生物实验设计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实验验证题,二是实验探究题,三是实验评价题。所以在解题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认真审题,了解题目要求1.弄清楚实验类型要弄清楚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弄清楚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即要探究或验证的内容是什么。探究性实验探究的是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而验证性实验验证的是研究对象的U知属性、特征。1.弄清楚实验原理实验原理一般有两个来源:(1)可以直接从题干里找到,(2)通过联系课本里的相关知识来获取。如2005年全国理综屮的试题: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当组成气

3、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Z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以放置一小段时间的菠菜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要求写出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做出解释。这个题目中的实验原理就可以直接通过解读题干获得: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2.弄清楚实验变量变量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无关变量。自变量指的是实验过程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因变量指的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而无关变量是在实验过程屮存在的一些可变因素,会对实验结果造

4、成影响,但对实验结论无影响的变量。通常,自变量和因变量Z间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S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确认自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两个:(1)可以直接从实验目的中获取,(2)就是通过分析实验H的和实验原理推出实验变量。如上述例题中的自变量是保卫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气孔是否关闭。二细心解题,主要抓住三个环节1.分析实验材料用具,明确实验条件根据实验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认真分析题中所提供的器材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应该怎么用?在该实验中是否一定要用到?这些都应做好充分的考虑。通常对于题目提供的材料用具和试剂,都要充分利用,除非题目允许,否则自己不能随意增加试剂和

5、材料用具。如果题目明确地要求学生从题干所提供的材料用具中选择所需的进行实验,这时我们可以联想课木中相关的实验,参照课本实验的材料用具,准确地判断和选择题目所需的材料和用具,防止少用或多用。只要分析判断准确,在实验设计时就不会有所遗漏。还有一种题型是让学生设计材料和用具,这类题型看似灵活,实际上更容易掌握。选择实验器材时要注意科学、恰当、取材方便,而且效果耍好,这就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联系课本中相关的生物学原理,迁移运用教材中相关实验的材料用具,选择好材料用具,从而可以准确地做好实验设计题。1.书写实验设计步骤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取材分组编号,即选择题目提供的

6、实验材料用具,对实验对象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编号,要注意相应的无关变量(如相应试剂的剂量、物品的个体数量、植物的长势或健康状况等)要保持一致。一般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表述: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某种植物随机等量(平均)分组,分别编号为A、B、C;或选择年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平均)分组,分别编号为1、2、3。第二步:设置对照组,并严格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有•且只有自变量可以不同,其他条件都必须一样,我们常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在各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某种试剂”、“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加入等量的清水”等均是为了控制无关

7、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第三步:观察记录。要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或者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可能冇多种具体的现象,因此在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时应选择最适合的一种,耍选择能够较好地体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容易观察和测定。如果在数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要学会利用数据表格或坐标图等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在书写实验步骤时要注意分步描述,如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是书写实验步骤的一般模式,但是由于实验设计题的开放性很强,可能存在多种实验步骤和方法,这就要根据题目的具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