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

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

ID:46782437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_第1页
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_第2页
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_第3页
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_第4页
资源描述:

《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希仲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举隅仲景Z方,谓Z经方,是仲景总结前人和他自己久经反复实践检验的效方。经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虽寥寥数味却力专效宏,不仅体现了“方以法立、法以方传”的特点,还被后人称为“众法Z宗,群方Z祖”。笔者曾求学于贵州名老中医王希仲(1883〜1981年)先生门下,蒙师教诲,尽得其传。现将先生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的病案,收录3例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1.1t草泻心汤治久泻汪某某,女,53岁,医生。腹泻13年余,大便漁泄,欲解不畅,口七八行,腹中隐痛,便后缓解,心卜痞满但不痛,干呕心烦,脉濡苔薄。曾服用附子理屮汤、四神丸及真人养脏汤等方,并经多方治疗鲜效。经省人民医院纤维

2、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先生谓F1:“此乃脾胃气虚,升降失职,气机痞塞,寒热错杂的痞证是也。蓋水寒注于下,故腹泻;炎热扰于上,故干呕心烦,用辛开苦降法,方用廿草泻心汤治Z”。药用炙廿草12g,人参10g,黄连10g,黃苓10g,姜半夏10g,干姜6g,大枣10枚。服6剂后,诸症尽除。久病必虚,虚则宜补,故上方用炙廿草、人参、大枣廿温以补益中气;客者宜除,方中取黄连、黄苓Z苦寒泻降以清热,治火热Z燥邪耗伤胃阴而胃热上逆Z干呕心烦;取干姜、半夏Z辛温开结以散寒,治阴凝Z湿邪损伤脾阳而脾湿下注Z腹泻。与叶天丄谓:“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Z旨吻

3、合。故脾升胃降,气机调畅、清阳得升、浊阴得降、脾胃枢机转运如常而诸恙口除。2.泽泻汤治眩晕张某某,男,72岁,干部。冇眩晕史10年Z久,曾服用夭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方,罔效。两医诊为“美尼尔氏综合症”。近1周來,眩晕反复发作并逐渐加觅而求治于先生。患者年迈花甲,体胖丰硕。口述眩晕发作时,自觉犬旋地转,头昏耳鸣,恶心呕吐,伴倦怠乏力,食少便瀟,水滑苔,胖大舌,脉沉滑。先生谓口:“此乃《金匮要略》水停心下,上乘清阳Z位,使清阳不升,浊阴上冒的支饮证,故'其人苦眩冒'。法当健脾利水除饮,方用泽泻汤治之”。泽泻60g,炒白术1勿。方中重用泽泻降浊阴以泻水气,泻心下停留之水饮,使之从小便去之。

4、少佐口术升清阳补土健脾以利水,使脾健水公而痰饮不复生。清升浊降,眩晕自平,连服26剂,诸症自愈。3.半夏麻黄丸治心悸曾某某,女,58岁,教师。患者近五六年來,经常心慌心悸,乏力气短。近一星期來,心慌心悸加重,伴形寒肢冷、轻度咳嗽并有少许淸稀痰,舌淡苔滑,脉沉紧。西页检杳:心率105次/分,律齐,双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曾服川小青龙汤和苓u•五味姜辛汤等方药,病悄无缓解而转请王老诊治。先生谓U:u此乃《金匮要略》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心阳不振的半夏麻黄丸证”。半夏30g,麻黄30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人,每服3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方中半夏降逆和胃以蠲痰饮

5、,麻黄通阳宣肺以泄水气,以小量丸剂缓缓图之,使饮水去而心悸止。服一剂厉,病愈大半,续进一剂,诸恙悉除。4•结语王希仲先半用经方治疗临床疑难巫症,从以上3个病例中就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王希仲先生平时由于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条文记忆犹新,对仲景诸经方的大彻大悟,辨证化裁,故临证时能运用娴熟,屡获奇效。先生口:“临证Z际,辨证要進确,用药要粘当,就能达到用药以粘:、少、便、廉、效的目的。正如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所说:“'医家临证亦如兵家临阵,而用兵之道在于精,用药之道在于纯”先生述经常告诫F1:“处方遣药,贵在专与精。若药味繁杂,譬Z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广罗原野,四面

6、围攻,八方出击,若欲中病,难矣!吾愿医者,精思审之,析理不差于毫厘,用药悉归于中正”。1.脏厥蛔厥之辨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热胜复、寒热错杂证的主方。盖厥阴为阴尽阳生Z脏,阳气來复时则热,阴气内盛时则厥,故发热厥逆更迭是厥阴病的特点Z—。因此,每见先牛-临证时,必以寒热错杂的焜证肢厥为主证,方可投用乌梅丸。先生云:“辨清肢厥一证,对用好乌梅丸尤为关键,就临床所见,寒热虚实均可产生肢厥”。而肢厥一证的机理,根据《灵枢•逆顺肥瘦》篇所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可见,阴阳十二经脉均在四肢末端交接,若“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阴阳气相顺

7、接,则四肢温和;若“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仲景用心良苦,在用乌梅丸方证时,谆谆告诫后辈临证当辨清脏厥、婀厥,用药才会准确无误。脏厥者,乃下焦命门火衰,虚阳上越的少阴虚寒所致的吐利而厥,故应以脉微而厥,躁无暂安时为主证,此即仲景所谓“脉微而厥,至七八口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婀厥也”。丿力代诸贤认为,此不烦而躁,冇阴无阳,为脏厥不治。但先生认为,此乃王冰氏所说“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的“阳虚则寒”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