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戏剧史及作家研究

现当代戏剧史及作家研究

ID:46784234

大小:8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现当代戏剧史及作家研究_第1页
现当代戏剧史及作家研究_第2页
现当代戏剧史及作家研究_第3页
现当代戏剧史及作家研究_第4页
现当代戏剧史及作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当代戏剧史及作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当代戏剧史及作家研究一、中国现代戏剧的概念:1、时间概念:1898——1949;2、性质概念,即戏剧的现代化。①戏剧价值观念的转变②思想内容的变化③舞台人物形象体系的变化④艺术表现形态的变化。(话剧是舶来品,因为它以演时事为主,以对话取代“唱念做打”,以写实取代程式化和虚拟性等,有着不同于屮国古典戏曲的美学体系和样式特征,所以当时称为新剧、文明新戏、爱美剧。1928年,著名剧作家洪深、田汉等根据这种戏剧样式主耍以对话(语言)为主,不同于戏曲以唱为主的特点,定义为话剧)二、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1、1898——1918中国现代戏剧的萌芽;2、1918——1929中国现代戏剧的发

2、展;3、1929——1937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4、1937——1949屮国现代戏剧的黄金时代。三、(1898——1918)中国现代戏剧的萌芽1、戏曲改良:与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并列。原因①民族精神(政治革命、改良新民)、创造意识(晚清戏曲的衰微、剧情单调、节奏缓慢、人物脸谱化)、世界眼光(屮西戏剧比较)——实施:戏Illi艺术走进文学殿堂——表现:突破传统、开创新声。关于屮国有无“悲剧“的争论;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衰微(辛亥革命的失败)2、文明新戏:教会学校的演剧一—春柳社、春阳社(汪钟芦)——辛亥革命的推动(着眼于现实和思想)——两大演剧系统:春柳社(洋派)和进化团(土派)

3、——衰微(内外原因)——甲寅屮兴——南开剧社——反思:政治问题、剧本的问题、观众问题——彫响(对话剧的影响、对戏曲的彫响)。讨论:文明究屮值得反思的几个问题(①戏剧与时代、政治的关系。主题立意的政治化一一以《青春之歌》为例,寻路是屮外文学名著反复表现的主题,而杨沫为小国知识分子寻找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那就是:不断改造自己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气息,接受党和人民的再教育,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生活中去,在革命的熔炉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最后使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人我屮去。这无疑是对当时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一•种图解,对于多元复杂、丰富多彩的知识分子成长道路来说,它犯有片而化和模式化

4、的弊病,难道知识分子只有革命化一条出路?难道知识分子的一生只能扮演忏悔者和被改造者的角色在“盐水里泡三次,碱水里泡三次”,舍此别无它途?革命表现的片面化一一高尔基在《不合时宜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思考》一书屮指出:“我们牛活在政治情感的眾风雨之屮,生活在争夺政权的混乱之屮,这种斗争在唤起人们的美好感情的同时,也唤起了非常阴暗的木能。这是很白然的,但是这就不能不产牛人的心理扭Illi及人的心理不白然的片面发展等危险。政治是能培植毒辣的敌意、邪恶的怀疑、无耻的流言诽谤、病态的虚荣和对个性的不尊重(所有人身上的坏东西都町望上加)的朵草迅速大量疯长的温床,人身上的一切坏东西止是在政治

5、斗争的土壤上才特别明显和大量地疯长的”作家和政治的几种关系:1、放弃和回避2、潜在写作3、迎合4、对抗5、民间话语的消解。——作家主体精神问题:权力知识分子、人文知识分子、技术知识分子。主流意识形态、粘:英话语、大众话语,知识分子的最好姿态是对抗。②剧本的问题③戏剧与观众的关系④文明戏与传统戏曲的关系⑤早期文明戏对曹禺、川汉等作家的影响)、南开剧社(理论、创作、舞台实践、剧社的特点、划分的阶段、贡献和影响、存在的问题等。曹岀的舞台实践对具戏剧创作的影响(激变型、场面思维、舞台动作的说明、人物形象的斑驳、木色当行的语言)学生剧社的生存和发展)四、(1918——1929)中国现代戏剧

6、的发展新旧戏剧论争(过程:新派一一以《新青年》派为代表,成员有钱玄同、刘半农、陈独秀、胡适,《新青年》在文艺方而仅辟的两个专号:“易卜生专号”和“戏曲改良专号”;III派一一以张厚载、马二先生为代表。直面世界的两种心态,论争的影响包括话剧界和戏曲界)爱美剧运动(小剧场运动的先驱)《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失败——汪仲贤“非营业性质”、陈人悲“爱美的”理论提出一一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辛酋学社、北京实验剧社——蒲们英提倡“职业的戏剧”)国剧运动(对《新青年》派戏剧观的反思与补充,最早开创了中国话剧的民族化——艺术地表现人牛——建立“综合性”的真正戏剧——话剧和戏Illi的融合——衰微和

7、影响)南国社二十年代戏剧文学创作:内容:1、社会问题剧;2、现代历史剧;3、反帝爱国剧。艺术:1、体裁、样式的多样性;2、独幕剧的成熟;3、二十年代诗剧创作4、创作方法的多元化5、创作思想的开放和艺术实践的口由,促进了剧作家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存在问题:如何和戏曲相处、视野还不开阔、多幕剧不多。二十年代有影响的剧作家及其剧作:欧阳予倩:应着重研究其戏剧发展的戏剧史意义,还有就是论述其戏剧创作屮的话剧和戏曲的融和,另外可以写一个评传。熊佛西:论熊佛西的趣味观及其戏剧创作,定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