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析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析

ID:46784294

大小:6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析_第1页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析_第2页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析_第3页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析_第4页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探析摘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虽然有的裂缝对结构安全没有多大危害,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对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与控制方法进行了探究。关键词:楼板裂缝;开裂原因;控制一、裂缝产生的原因现浇楼屋面板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有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模板变形等因素。1.材料自身因素混凝土初凝时,水泥颗粒四周吸收水分并且经化学反应而形成水泥浆胶体,这种水泥浆胶体使得水泥、砂石的颗粒胶结在一起,逐渐失去

2、塑性,并且在空气中不断蒸发水分而结晶成为骨架胶体,胶体中尚未起作用的水泥颗粒又不断吸收骨架原先存在的水分形成新的骨架,这就促使骨架越挤越紧,逐渐减少自身体积,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的收缩过程中,某些骨架之间的应力薄弱部位就会被拉开,使得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内部是由骨架及许多小孔隙所组成,孔隙中有水和空气。孔隙中的水蒸发时产生毛细管作用,即在孔内形成凹形液面,液面的表面张力使孔壁产生收紧,从而弓I起骨架收缩,在整个骨架的收缩过程中,骨架亦会出现裂缝。而且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左右

3、,且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波动,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条件的波动,导致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亦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主控楼现浇楼屋面板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屋面板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涅凝土自身承担。1.温度因素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较大,导致混凝土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而出现冷缩裂缝。水泥的水化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温度上升很高,在通常范围

4、内温度上升10°C,膨胀系数为0.01mm/mo当楼屋面一次性整体浇筑时,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容易散发,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混凝土散热较快,形成了较大温度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混凝土刚浇筑完毕,龄期短,抗拉强度低,当表面产生的抗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应力时,裂缝自然就在表面形成。在盛夏施工时,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后浇水养护不足,由于混凝土失水,加剧了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促使裂缝的产生及逐步展开扩大。由于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不断上升的内部温度

5、会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在后期的降温过程中,受到先凝固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混凝土外部温度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现浇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稳定温度,往往会在混凝土内部引起较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就会引起裂缝。施工管理经验表明,失水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混凝土碳化深度6个月最大可达3到4mm,水灰比过大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则最大可达5到6mm。二、裂缝控制的方法钢筋混凝土结

6、构的裂缝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无害的界限由结构使用功能所决定。控制主控楼现浇楼屋面板裂缝关键在于控制外部产生的拉应力不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裂缝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的综合技术措施将裂缝控制在科学、经济、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范围之内。综合技术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结构形式,降低结构约束程度,对于水平构件采用合适等级的混凝土,加强构造配筋,如板上部的受压区连续配筋,板的阳角及阴角配置放射筋,增加梁的腰筋间距。优选有利于抗拉性能的混凝土级配,适量减小水灰比、减少坍落度、降低砂

7、率、增加骨料的颗粒粒径,降低混凝土的泥块含量及杂质含量。选用影响收缩和水化热较小的外加剂或掺合料。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技术,尽量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对于超长结构可采取后浇带方法施工。少量有害裂缝可采用近代化学灌浆技术处理,从而满足正常使用和耐久性的要求。目前控制现浇楼屋面板裂缝宜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从设计方面控制(1)主控楼的建筑平面宜布置规则、对称刚度变化均匀,避免平面形状突变。(2)现浇楼板设计厚度宜2110mm,单向板时应2L/30(L为板的短向跨度)。(3)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

8、规则的平面。(4)当平面设计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5)应重视屋面结构的保温设计,屋面的传热系数宜Wl.0W/(m2•;k)。(6)房屋层面阳角处和跨度23.9m的楼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阳角处钢筋间距不宜大于lOOmmo跨度$3.9m的楼板钢筋间距不宣大于150mm,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如设置焊接钢筋网片效果更佳,配筋范围应大于板跨的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