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分型及治疗选择临床研究

肱骨髁上骨折分型及治疗选择临床研究

ID:46788826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肱骨髁上骨折分型及治疗选择临床研究_第1页
肱骨髁上骨折分型及治疗选择临床研究_第2页
肱骨髁上骨折分型及治疗选择临床研究_第3页
肱骨髁上骨折分型及治疗选择临床研究_第4页
肱骨髁上骨折分型及治疗选择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肱骨髁上骨折分型及治疗选择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肱骨髒上骨折分型及治疗选择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肱骨課上骨折的分型,并对不同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选择,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肱骨課上骨折患者,根据骨折时间分为新鲜骨折49例,陈旧性骨折5例。根据骨折情况分为闭合性骨折50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中无移位性骨折23例,移位性骨折27例,移位性骨折中屈曲型7例,伸直型6例,伸直尺偏型5例,伸直橈偏9例。对无移位者给予石膏固定,移位性骨折11例采取手法闭合复位治疗,其余16例(包括5例陈旧性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对开放性骨折者行清创术并手术复位,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9例新鲜骨折优良率为81.63%,5例陈旧性骨折

2、优良率为66.67%O无移位者均愈合,移位性骨折闭合复位者均愈合,出现2例肘关节屈伸受限。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3例肘关节屈伸受限,1例出现肘内翻,其余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结论通过对肱骨課上骨折不同分型特点的观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较满意效果。【关键词】肱骨課上骨折;分型;临床分析肱骨課上骨折,指的是肱骨課上2-3cni处的骨折,占肘部骨折的60%-70%,以小儿骨折多见,且骨折类型多样化复杂化,并且复位与复位后维持都比较困难,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肘内翻畸形或Volkman缺血性肌肉挛缩,故临床治疗有一定的难度。现笔者根据肱骨課上骨折的不同类型给予不同的临床治

3、疗,做以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各种肱骨課上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由3岁至15岁,平均年龄(6.34±1.23)岁,左侧23例,右侧31例。病程由lh至3.5个月,其中新鲜骨折49例,陈旧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50例,其中无移位性骨折23例,移位性骨折27例,移位性骨折中屈曲型7例,伸直型6例,伸直尺偏型5例,伸直橈偏9例,合并神经损伤4例;开放性骨折4例,为伸直型骨折,其中2例合并神经损伤。以上病例均无血管损伤。1.2治疗方法1.2.1无移位者给予屈肘90°,并给予石膏固定,于2-3周后拆除

4、石膏并进行功能锻炼。1.2.2移位性骨折若局部有肿胀则待消肿后进行手法复位。其中11例采取手法闭合复位治疗,均采取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助手握患者上臂,另一助手握患臂前端,使肘关节屈曲90。,持续对抗牵引。待充分牵引骨折块周围肌肉松弛后,术者用拇指向后推压远端,并对抗牵引近折端,并慢慢伸直肘关节行前后方向复位,当前后方向复位成功后,则维持肘关节伸直位。尺偏型者则在适当的牵引下,术者用拇指向楼侧挤压远折块,并将前臂轻度橈偏复位;橈偏型患者,牵引充分后则在伸肘位向尺侧挤压远折块,注意避免复位过度。经手法复位后用石膏固定,根据骨折移位情况,给予复位后将肘关节固定在0°至90

5、°之间,3-4周后复查X片确认骨折恢复情况,并逐渐进行功能锻炼。其余16例(包括5例陈旧性骨折)采取切开复位,手术切口采用后外侧切开,交叉克氏针,并用橈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中探查橈神经及尺神经,术后无需固定,2-3周后进行功能锻炼。1.2.3开放性骨折首先行清创术,并对骨折进行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3-4周拍X片复查骨折愈合程度,并逐渐行功能锻炼。1.3术后处理若发现轻度软组织肿胀者,加以观察。若发现肿胀严重者,建议住院观察。若肿胀情况严重,收治主动屈伸运动受限,皮肤感觉异常,必须及时剖开石膏,待肿胀消退后再给予外固定。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

6、进行分析处理,以(x土s)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至3年,平均1年5个月。根据《骨折疗效标准草案》[1],49例新鲜骨折中,优23例,良17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1.63%。5例陈旧性骨折,优1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66.67%O无移位者均愈合,无肘关节功能障碍及肘内翻畸形。11例移位性骨折闭合复位者均愈合,但出现肘关节屈伸受限者2例,平均受限20°o16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肘关节屈伸受限3例,平均受限30°,1例出现肘内翻,内翻角度约为10°。其余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3讨论肱骨本身下端较扁薄,課上部

7、在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之间为一层薄薄的骨片连接,是应力弱点,容易发生骨折[2]。有研究将肱骨課上骨折分型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伸直型包括伸直尺(挠)偏型,伸直尺(橈)偏旋转型,屈曲型包括屈曲型,屈曲尺(橈)偏型[3]。本文则先根据其有无开放性骨折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再根据是否移位分为移位型和非移位型,再此基础上再分屈曲型和伸直型,这样更能根据骨折情况及特点给予选择治疗方法。对于无移位的肱骨課上骨折,由于其周围骨膜等软组织未撕裂,仍起固定作用,故只需制动肘关节并固定在90°2-3周即可,本研究中23例此类患者采取此方法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