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侧后方斜行植入单枚bak治疗腰椎滑脱

经侧后方斜行植入单枚bak治疗腰椎滑脱

ID:46791005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经侧后方斜行植入单枚bak治疗腰椎滑脱_第1页
经侧后方斜行植入单枚bak治疗腰椎滑脱_第2页
经侧后方斜行植入单枚bak治疗腰椎滑脱_第3页
资源描述:

《经侧后方斜行植入单枚bak治疗腰椎滑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侧后方斜行植入单枚BAK治疗腰椎滑脱作者:姜荣权,王志强,郭文胜,卢建刚【关键词】腰椎滑脱;椎弓根螺钉;椎体间融合器,摘要:目的观察24例腰椎滑脱患者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植入单枚椎体间融合器的治疗效果。方法经侧后方斜行植入单枚BAK治疗腰椎滑脱再进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4年(平均2年4个月),椎体间骨性愈合率达95.83%,无融合器移位,患者主观满意率为91.8%。结论经侧后方斜行植入单枚BAK再进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腰椎滑脱,能保证脊柱骨性愈合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关键词:腰椎滑脱;椎弓根螺钉;椎体间

2、融合器腰椎滑脱是近年来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合并椎管狭窄症者常出现一些下肢麻木、疼痛症状或马尾神经受压症状。经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能在解除马尾神经受压的同时稳定脊柱,达到可靠的融合效果。从2000年起我院先后用BAK技术和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24例腰椎滑脱,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腰椎滑脱患者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40-55岁,平均47.5岁。术前临床表现均有活动后下腰部疼痛,合并有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滑脱椎体

3、中L414例,L510例。滑脱按Meyerding分类标准[1],I度16例,II度7例,III度1例。腰椎过伸、过屈位侧位片显示椎体滑移范围2.5-6mm(平均3.0mm),上下椎体缘连线夹角为12。(平均10。),提示滑脱椎体失稳。术前诊断退行性椎间盘病变伴滑脱10例,椎弓崩裂4例,外伤后椎体骨折滑脱10例。共融合24个椎间隙,其中L4~5间隙14个,L5S1间隙10个。24例均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后,患者取俯卧位。常规后路显露,行滑脱节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清理峡部裂处增生的纤维瘢痕组织,松解

4、神经根。采用Weinstein法并结合在直视神经根下确定椎弓根进针点,C型臂X线透视打孔位置正确后攻丝、拧入椎弓根螺钉(近端为提拉钉、尾端为固定钉)。安放钢板,先固定尾端,使钢板近端后翘,以套筒扳手交替拧紧近端2枚提拉钉螺母,产生后提拉复位作用。复位满意后锁固螺母固定。切除症状明显侧部分或全部关节突,显露、松解并向中线牵开硬膜囊及神经根,显露后侧纤维环和椎间盘。选取椎间盘之后的侧纤维环,于额状面上外1/4点为进入点,向外侧与棘突呈45。角,斜向椎间隙处用髓核钳及小刮匙清除椎间盘、髓核组织及软骨终板,以此作为BAK融合器的植入方向

5、。轻微搔刮至骨性终板刚有渗血。选用大小相匹配的BAK做为融合器,将切除的椎板和棘突碎骨块填入BAK空心内并嵌紧。然后,用旋入器将BAK按顺时针方向稍施压力旋入植骨床内。再次拍片融合器位置合适,椎体复位满意。采用牵张-压缩相对稳定的原理再次嵌紧BAK,避免BAK脱出。最后伤口内置负压引流管1根,关闭伤口。1・3结果分别于术后6周、3个月、6个月之后随访,以后每年摄X线片进行复查1次。一般将BAK内有桥状骨小梁形成,手术节段无伸屈活动且BAK周围没有透光带存在等,作为影像学上判断融合的标准[2]。本组24例患者随访1~4年(平均2年

6、4个月),有1例影像学显示BAK融合器周围存在透光带,认为是融合失败,其余皆达到骨性融合。患者主观评定方面,有12例认为满意,10例认为基本满意,2例认为可,主观满意率为91.8%。24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手术侧皮感麻木、足背伸无力,3个月后基本恢复。2讨论以融合器行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作为一种新型术式,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渐为接受。这主要是因为融合器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植骨块吸收,防止椎间隙塌陷,且在附加内固定的情况下能最大程度的加强脊柱稳定性,提高脊柱融合率等优点,所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Bridwell等[3]对单纯椎板减压、

7、椎板减压加植骨融合及减压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三种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的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减压植骨融合加内固定组的疗效最好。本组采用RF-IIKGSS内固定器的拉力螺钉在行单枚椎间BAK植骨融合可以使滑脱椎体有较满意的复位,同时对椎体具有牢固的固定作用,有利于融合面的骨性融合。本组满意率达91.8%,骨性融合率达95.83%。传统的椎间融合器行后路椎间融合术的常规术式,为经后正中入路前后向植入2枚融合器。采用这一术式不可避免地要广泛切除腰椎后部结构,包括棘突、双侧小关节突及椎板等,从而降低了融合器植入后的脊柱稳定性,尤其

8、是降低了屈曲刚度及扭转刚度;其次,在植入2枚具有一定体积融合器的过程中,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势必受到很大程度的牵拉,手术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较大;再则2枚融合器的费用亦是颇为昂贵的。赵杰等[4]应用后侧入路斜向植入单枚BAK,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下腰椎失稳症,平均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