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细粒土的形成机理分析与运用

石灰细粒土的形成机理分析与运用

ID:46798737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石灰细粒土的形成机理分析与运用_第1页
石灰细粒土的形成机理分析与运用_第2页
石灰细粒土的形成机理分析与运用_第3页
石灰细粒土的形成机理分析与运用_第4页
石灰细粒土的形成机理分析与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灰细粒土的形成机理分析与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灰细粒土的形成机理分析与运用摘要:本文分析了右灰细粒土的形成机理,就一般右灰细粒土而言,如何让石灰土能够做到放好利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仅供参考。关键词:石灰;土;水;塑性;强度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formationmechanismoflime,fine-grainedsoil,generallylimeinfinegrainedsoil,howtomakelimethesoilcanbethebestuseofthespecificreferenceonly.keywords:lime;soil;water;plastic:strength中图分类号:

2、tf734.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石灰土具有强度高、板体性强且造价低廉等性能,因此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于路面的垫层、底基层及基层(非高等级公路)中。石灰土就是通过设计采用一定比例的石灰和粘土充分混合而得到的-种混合材料。当它在硬化后具有一定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和抗压、抗折强度。目前在道路工程中,石灰土作为一种路面底基层、基层理想工程材料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一、石灰细粒土的形成机理分析石灰是生产石灰的原料经过高温煨烧而得到的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块状物质(cao),称Z生石灰。在懺烧过程中有未完全断烧好的叫欠火石灰,这种石灰未消化的残渣较多,有效钙镁含量

3、低,在使用吋缺乏黏结力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工程上一•般不用。另有一种是锻烧时间过长或锻烧温度过高,使得石灰表面出现裂缝或玻璃撞的外壳叫过火石灰,这种石灰在使用时,如果没有消解好即使在工后会产生膨胀,对工程危害较大。所以在交通建设工程上规定了不准使用3级以外的等外石灰。优质石灰色泽洁白或带灰色,质量较轻,块状石灰堆积密度为800—100kg/m3o石灰是一种气硬性材料,它和土结合后会产生两种化学反应:⑴生石灰与粘土拌合后,遇水很快产生水化作用,形成ca(ho)2俗称熟石灰,熟石灰中的ca2+离子在水的作用下会与土颗粒产生絮凝反应,这一反应过程使软土颗粒结合水膜厚度减薄,土的塑性降低,土颗粒间的粘结

4、力增加,土体强度和水稳性能显著提高。该反应一般发生在数小吋内,是石灰对粘土的早期基本应用。⑵熟石灰与粘土颗粒中的活性硅铝矿物进一步缓慢地产生化学作用,过程中又吸收熟石灰浆中的水分,形成结晶并生成铝酸盐和水化硅酸钙,改变了粘土的结构。这一反应过程一般能持续数年,是石灰对软粘土的后期作用。所以石灰在储存时应覆盖或放在水中,消解好的石灰应尽快使用。石灰土中土在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规定:塑性指数15〜20的粘性土以及含有一定数量的粘性土的屮粒土和粗粒土均适宜于用石灰稳定。这种稳定土易于粉碎,便于碾压成型,施工和使用效果都很好。我省分布着粘性土、亚粘土、砂性土、亚

5、砂土和砂土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土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对所采用的土源既要考虑到符合规范指标和强度要求,又要考虑到施工吋易于粉碎,便于碾压成型,还要考虑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土质,通过技术处理的手段,使其满足灰土层施工的指标要求。二、石灰土在工程中的应用1、材料要求(1)土:土以塑性指数10〜20的黏性土为宜;用石灰稳定无塑性指数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时,应添加15%左右的黏性土;试验塑性指数偏大的黏性土时,应进行粉碎,粉碎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伽。土的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0%,硫酸盐含量超过0.8%时不宜用石灰稳定。使用特殊类型的土壤如级配砾石、砂石、杂填土等应经

6、试验决定。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以下要求: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基层应不大于30%;用于次干路基层应不大于35%。(2)石灰:石灰宜用i-iii级的新灰。对储存较久或经过雨期的消解右灰应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含量,决定使用方法。考虑具体情况,建议使用袋装熟石灰、磨细的生石灰,不宜在现场消解块灰,必要时对熟石灰进行筛分处理(10mm方孔)。2、石灰土中水:一般生活软用水,牲畜饮用水均可使用。3、在石灰土施工过程中严把原材质量关,等外灰不得使用。首先应对石灰进行充分消解,再进行路拌或场拌作业,最后整平碾压。无论使用哪种拌和工艺都应先计算好理论用灰量,最好是一次加足灰剂量,否则由于经过多次重复

7、加灰拌和,不仅使得土体含水量降低,更降低了土体的塑性从而使得碾压困难或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施工过程应尽快完成,最好在3天内,实验证明常温下石灰在进过拌合后3天内衰减不是特别明显,3天后会折减1个百分点以上,如果在高温天气条件下施工衰减量会更快。4、施工时如果土的塑性指数较大,应加大拌和力度使土块尽量粉碎,如果塑性指数过大或含水量较大时可以先适当加灰拌和,然后再加足量的灰进行二次拌和。有资料显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