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著作权论文

网络著作权论文

ID:46800616

大小:7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网络著作权论文_第1页
网络著作权论文_第2页
网络著作权论文_第3页
网络著作权论文_第4页
网络著作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著作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抗辩政法系0法学1班李悠悠20080202033试论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抗辩摘要:但凡权利,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网络著作权亦然。为了促进网络环境下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应当对著作权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为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提供一个抗辩机制,正是著作权限制的形式之一。笔者认为,合理使用、法定许可、著作权的失效和诉讼时效过期是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抗辩机制的主要内容。关键词:合理使用法定许可著作权的失效诉讼时效过期在网络环境下,数字技术创造了人类活动的新领域,它不仅缩短了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距离和时

2、间,也使人类获取和传播信息更加方便。数字技术和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虚拟环境下的作品的创作、使用和传播方式,并对著作权法中著作权人的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产生了深远影响。就著作权法而言,因特网的出现和发展既开辟了作品新的传播和使用方式,乂反过来影响到知识创造与传播,因而有必要对这种新出现的信息传播和通讯媒体进行规范。现仅就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抗辩机制谈一下笔者的观点。凡是权利,都存在一定的相对性,网络著作权也是这样。为了促进网络环境下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了维护著作权人以及作品使用人的利益,应当对著作权进行一定程度的限

3、制。为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提供一个抗辩机制,正是著作权限制的形式之一。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抗辩机制主要包括:一、合理使用所谓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情形,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作品的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法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的需要,同时也是法律对个人私益与社会公益平衡的体现。合理使用作为一种对著作权进行限制的法律制度,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将著作权合理使用归纳为十二种情形,即

4、(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6)为学校课堂

5、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

6、文出版。而美国版权法则明确规定了判断合理使用的四个标准:(1)使用的目的和性质非用于商业用途;(2)著作权作品的性质要有独创的内容;(3)所引用的数量不能构成作品的实质内容;(4)这种引用不能对版权作品的经济性质做出不利影响。网络作品的使用可归纳为三种具体的表现:一是传统作品在网络上的使用;二是网络作品以传统形式使用;-:是网络作品在网络上的使用。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的主要特征在于:使用对象是已经发表的作品;使用的度表现为量的合理性;指明所使用的作品名称、作者及该作品的来源;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根据

7、我国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6条的规定,可以将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行为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形:(1)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2)为报道时事新闻,在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3)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通过互联网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4)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5)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

8、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通过互联网向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提供;(6)不以营利为冃的,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7)向公众提供在信息网络上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二、法定许可使用法定许可使用,指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