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ID:46801210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1页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2页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3页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4页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贴敷前的告知及患者的准备,贴敷后的注意事项及饮食护理,将3年来我科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三伏和三九天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同时加强护理,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简单易行,无痛苦,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同时加强护理,疗效显著。关键词:穴位贴敷;过敏性鼻炎;护理体会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由于鼻粘膜感

2、受特异性过敏原的刺激,鼻粘膜自主神经系统屮交感神经平衡失调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1],临床上以阵发性鼻痒、鼻塞、连续喷嚏、分泌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主要表现,属中医学鼻軌范畴。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疗效不稳定的特点。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对2010年7月〜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7〜65岁,平均36岁,病程1.5-20年;治疗组男12例

3、,女18例,年龄8〜66岁,平均37岁,病程1〜2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果2.1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常用鼻内用药和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如:氯雷他定、阿司咪呼等,全身采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喷雾等。嘱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忌食寒凉生冷刺激性食物,宜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尽量避免出入空气污浊,人流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加强营养,增强体质。2.2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在三伏天和三九天穴位贴敷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穴位贴敷所选药物组成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配以温经散寒、补虚助阳、通经走窜的

4、中药[3],配制后研细成末,新鲜生姜去皮后榨成姜汁和药末调配成约丸,药丸以干湿适中为宜,准备3.5cm+3.5cm胶布备用,贴敷时间三九、三伏天,每年的夏至日、冬至日为第一次贴敷,第二次为屮伏、二九,第三次为末伏、三九、每年贴敷六次为•疗程,连续贴敷三年。取穴依据经络辨证的原则,准确选取穴位,以肺腌(双侧),脾脸(双侧)、肾脸(双侧)、膏盲(双侧),大椎、风门、定喘穴位为主,贴夯时间以8:00-17:00h为宜,贴药前清洁穴位局部皮肤,用针灸针点刺穴位,然后闪罐,再将药丸放在穴位上,用备好的胶布固定,以免药丸移位或脱落,嘱患者成人保留4〜6h,儿童2〜4h,

5、多数患者穴位贴敷后皮肤有灼热感,少数患者有瘙痒感,其至起水炮,若患者难以忍受,嘱其不受时间限制及时取下药丸,反应不明显者可稍延长贴敷时间,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3护理3.1贴敷前后的皮肤护理贴敷前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警惕皮肤过敏,特殊过敏体质者禁贴,另外发热、皮肤感染、2岁以下儿童不宜贴敷,贴药前擦去汗液、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告知患者贴药后可能出现皮肤反应,以取得配合,如有微热感、红晕、起水疱、皮肤瘙痒、糜烂,均属正常现象,如水疱较小,不必特殊处理,保持创面清洁,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可到医院处理,一般局部消毒后用无菌针头将水疱挑破,吸出水分后用碘

6、伏消毒液消毒患处,并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如瘙痒嘱患者勿用手搔抓,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少数患者可出现瘢痕、色素沉着等副作用,告知患者不必担心対身体无危害,贴敷后24h内不易洗澡,不可用肥皂清洁擦洗。3.2情志护理对第一次接受此疗法的患者护理人员耐心解释,详细告知此疗法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可能出现贴敷后的皮肤反应,及时消除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使其能很好的配合治疗达到疗效,增强治愈的信心。此疗法因其疗程长、一定嘱患者牢记下次贴敷的时间,必要时打电话告知。3.3饮食护理贴敷后禁食生冷、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易进维生素丰富的清淡宜消化食物。4讨论冬病夏治

7、,贴敷疗法,是传统的中药内病外治法[4],是在相应穴位贴药,使药物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再通过经络气血运行达到相关脏腑,以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中药认为内因以肺、脾、肾虚损为主,外因多以风寒侵袭而诱发,肺开窍于鼻,肺平气和,卫气固密则鼻窍灵敏;反之,若卫阳不固,肺气失宣,则易导致鼻窝窍失灵,从而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穴位贴敷中药,透过皮肤进入经络,直达病灶,可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穴位贴敷屮药与口服药物相比,不经过肝脏和消化道,避免了口服液对胃肠道和肝脏的影响、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通过辩症诊治,调节患者脏腑功能,改变其过敏体质。

8、而且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参考文献:[1]王卫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