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鏈模型研究現狀與評述

知識鏈模型研究現狀與評述

ID:46802547

大小:8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8

知識鏈模型研究現狀與評述_第1页
知識鏈模型研究現狀與評述_第2页
知識鏈模型研究現狀與評述_第3页
知識鏈模型研究現狀與評述_第4页
知識鏈模型研究現狀與評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識鏈模型研究現狀與評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知識鏈模型研究現狀與評述摘要:知識鏈模型作為知識鏈概念的形象化事物,為理解知識鏈的運行機理提供瞭一個有力的工具。鑒於知識鏈定義的廣泛性,不同的學者提出瞭眾多基於自身學識的模型,它們在研究視角、特性等方面不大相同。基於不同的研究視角,將眾多的知識鏈模型分為4個大類:基於企業個體視角的知識鏈模型;基於供應鏈視角的知識鏈模型:基於區域網絡視角的知識鏈模型;其他知識鏈模型。在綜述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探討各類知識鏈模型的研究進展。並指明瞭進一步的研究方向關鍵詞:知識鏈;知識鏈模型;研究現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引起瞭管理環境劇烈動蕩,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大,為及時捕捉市場機會,把握技術變化趨勢,以“知識

2、流、價值流”為核心的知識鏈管理運作方式成為管理的趨勢。知識鏈的適時出現解決瞭知識管理理論過於抽象和空洞的問題,使知識管理成為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論依據。而知識鏈模型作為知識鏈概念由理論向實踐過渡所產生的形象性事物,也引起瞭學術界研究者的註意1知識鏈與知識鏈模型"知識鏈"(knowledge-chain)的研究源於供應鏈管理的先進思想。在供應鏈成功應用到制造業之後,人們想到是否可以把這種以物流為主集成化、系統化思想,應用到基於知識流的產學研合作上,形成一種系統、集成的知識供應鏈,以促進知識的快速轉化、應用、增值和創新。基於這種考慮,學術界學者分別從宏觀、中觀、微觀不同角度對知識鏈給出瞭定義:宏

3、觀層面的定義認為它是國傢的創新體系,中觀層面的定義認為它是對供應鏈相關企業資源進行的知識整合;微觀層面的定義認為它以顧客為中心,滿足知識的供需平衡知識鏈模型是知識鏈定義由理論向實踐過渡所產生的形象性的事物。知識鏈模型的構成機理是'‘知識流”從企業外部進入企業內部,企業成員進行知識獲得、知識選擇、知識生成、知識內化、知識外化的過程。鑒於知識鏈定義的廣泛性,不同的學者探討、推出瞭基於自身學識的模型,它們在研究視角、特性等方面也不大相同。基於研究者不同視角,我們可以把眾多的知識鏈模型分為3個大類:(1)基於企業個體視角的知識鏈模型;(2)基於供應鏈視角的知識鏈模型;(3)基於區域網絡視角的知識

4、鏈模型。同時,也有學者嘗試從其他學科出發構建知識鏈模型•比如張志亮等從相圖理論構建的知識鏈集成模型2知識鏈模型研究2.1基於企業個體視角的知識鏈模型較早提出知識鏈模型的是美國學者C.W.Hol-sapple和M.Singh,他們認為知識鏈是組織知識和核心競爭力相聯系的橋梁,並在借鑒波特的價值鏈模型的基礎上,構建出如下的知識鏈該模型由主要活動功能和輔助活動功能組成,主要活動功能由知識獲得、知識選擇、知識生成、知識內化、知識外化5個階段組成;輔助活動功能由領導、合作、控制、測量4個層次組成。該模型表明瞭知識鏈的“產出”是各個階段的知識“學習”活動的結果。而這一產出就形成企業的競爭能力在Hol

5、sapple和M.Singh研究基礎上,清華大學劉冀生教授基於該知識鏈模型缺乏環境適應性和動態性的考慮,提出瞭改進的知識鏈模型(見2)o此知識鏈模型增加瞭外部環境,改進瞭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反饋,較好地反映瞭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知識的本質聯系,在知識和競爭能力之間架起瞭一座橋梁徐建鎖、王正歐在總結美國學者C.W.Holsapple和M.Singh的知識鏈模型和劉冀生教授的改進的知識鏈模型的優、缺點後,針對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所應該采用的不同知識管理方式,對知識鏈模型進行瞭深層次的改進(見3)o改進後的知識鏈模型,體現瞭知識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雙循環過程。另外。模型中還加入瞭用戶這一環節,更加突出瞭知

6、識在企業和用戶之間的流動,也即知識的反饋過程。把知識有效地貫穿於外部環境、企業、用戶之間,是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鏈。它突出瞭支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知識創新的重要性,啟示我們企業的知識鏈是以知識創新活動的知識流為中心的。而不是以物流活動為中心的知識鏈2.2基於供應鏈視角的知識鏈模型徐建鎖、王正歐等人的知識鏈模型引入瞭用戶這一關鍵環節,體現瞭知識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雙循環過程。但該模型不能很好地應用於供應鏈,也未能反映供應鏈中知識流動的網狀特征、雙向循環流動性、知識活動的多元價值增值性以及知識鏈的技術依賴性。在繼承以上模型優點的基礎上,劉勇軍和聶規劃提出瞭面向供應鏈的知識鏈模型(見4)o在該模型中

7、,知識在供應鏈中的傳播和擴散具有“兩維性”,包括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從縱向來看,同一層次主體內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可以相互轉化;從橫向來看,供應鏈知識在不同層次的主體之間進行傳播和擴散,其方向具有不可逆性,規模呈不斷放大的趨勢劉思峰、施琴芬則把物料供應鏈過程與知識創新過程聯系起來,建立瞭一個知識鏈模型(見圖5)。他們認為:知識創新的過程實質,即是包括知識的創造、轉移和應用3個階段的一種知識流動過程。在知識創造階段,知識供應鏈管理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