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脑转移的临床诊疗

肿瘤脑转移的临床诊疗

ID:46803173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肿瘤脑转移的临床诊疗_第1页
肿瘤脑转移的临床诊疗_第2页
肿瘤脑转移的临床诊疗_第3页
肿瘤脑转移的临床诊疗_第4页
肿瘤脑转移的临床诊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脑转移的临床诊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肿瘤脑转移的临床诊疗关键词:肿瘤脑转移诊断治疗在所有的脑部肿瘤中,脑转移癌约占10%,是肿瘤常见的并发症。1•临床特点1)脑转移原发肿瘤来源:原发肿瘤以肺癌最为常见,其次为乳腺癌,黑色素瘤、消化道肿瘤、子宫体癌、甲状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也可发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主要侵犯脑膜。同一肿瘤中,不同组织类型脑转移发工率亦有差异。就肺癌而言,多数报告以未分化癌和腺癌的脑转移发生率最高而鳞癌较低。2)脑转移特征:脑转移瘤男性略多于女性,中、老年好发。脑转移与原发肿瘤可相继出现,称伴同转移,占大多数。也可在原发癌肿已切除或经化疗、放疗后数月乃至数年后方出现脑转移,称晚发转移

2、。少数病人则以脑转移为首发的临床表现。从临床诊断出原发癌到出现脑转移的时间,肺癌一般为4个月,乳腺癌一般为3年,消化道癌1〜5年。也有原发癌出现15年后才出现脑转移的报告。潜伏期的长短与原发癌的病期、病理类型、病人的一般状况、治疗及治疗效果等有关。有时可能先发现颅内转移灶再回过头寻找原发癌,此类情况多见于肺癌。3)转移部位和数目:脑转移部位与脑的血循环特点密切相关,以幕上山绝大多数,尤其是额、颖、顶叶皮质及皮质下;两侧大脑半球转移率几乎相等;枕叶和天幕下转移发生较少;小脑占10%〜15%;脑干仅占2%〜3%。脑转移可以是孤立的单发灶,也可以是多发,以后者多见。2•临床表现1)头痛:是

3、最常见和首先的症状。早期可仅有头昏或轻微头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分钟至数小时,有夜间或清晨加重现象,可自发缓解。在儿童可仅表现为精神差。随着病情进展,头痛渐趋明显,呈持续性。头痛的部位常与转移灶所在部位--致,局限性头痛有定位价值,但不可靠。肿瘤侵及硬脑膜时头痛向颅底放射,波及大脑镰时疼痛向前额放射,可有深部疼痛;小脑转移时向病灶侧卧睡可减轻疼痛,而四脑室内转移头前倾可缓解头痛。如果转移位置较深,头痛主要在额部及双侧颍部,有时可有牵拉痛,颈部僵直感,屈颈也可使头痛加重。当颅高压进一步发展,将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嗜睡,定向力障碍,甚至发生去大脑强直发作。2)呕吐:脑转移的初期通常

4、没有呕吐,因此它不是诊断脑转移的必备症状。幕下转移瘤由于直接影响脑干呕吐屮枢,比幕上大脑半球转移更易引起病人呕叶。3)视神经乳头水肿:较头痛、呕吐出现更晚。视神经乳头水肿多为两侧同时发生,严重程度也基本一致。4)精神和意识障碍:脑转移初期可能仅有头昏头晕,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情绪不稳,怕光,怕噪音吵闹,易激惹,警觉性减低。后期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5)其他:颅高压尚可表现为黑朦,晕厥,嗅觉减退,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癫痫发作,大小便失禁,脑性肺水肿,消化道出血等。3・诊断1)脑转移CT表现:脑转移灶在CT平扫时呈现低密度、等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注射造影剂增强扫

5、描可使病灶更加清晰,绒癌、黑色素瘤、甲状腺癌以及肾上腺癌等颅内转移时强化特别明显。实质性肿瘤常呈均匀增强,有坏死囊变者,强化不均匀。脑转移癌的另一重要特征为病灶相对较小而周围水肿面积较大,此与原发性脑肿瘤明显不同。2)鉴别诊断(1)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影像学检查只发现单个占位病灶;需排除原发性脑肿瘤。由于单发性脑转移灶体积多较大,如位置较深,难与脑胶质瘤相鉴别,位置较浅贴近颅骨则需要与脑膜瘤鉴别。在这些情况下,经常需要手术后经病理检查才能作出诊断。(2)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影像学检查发现多个占位病灶:需排除脑包囊虫病,脑结核瘤,流行病学资料及相应的微生物学、免疫学检查可能

6、有助于鉴别诊断。如强烈怀疑颅内占位系转移癌,则需对全身详细检查以寻找原发灶。(3)其他部位已明确有原发肿瘤,颅内有占位病灶,但病人情况不能全部用原发或转移癌解释,需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脓肿、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癌性脑病等,以避免把可以治疗的其他并发症和伴发症视为脑转移晚期而过早放弃必要的努力。(4)其他部位已明确有原发肿瘤,临床表现提示有脑转移,但CT未能证实,最好能用MRI对全颅进行检查,如仍为阴性结果,需要除外病人是否有严重的心理精神问题、肿瘤对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以及代谢紊乱。4・治疗脑转移病人的预后很差,对其治疗均为姑息性的,目的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方法为:1)放疗:放疗

7、为最常用的姑息手段,能使60%脑转移病人的神经症状得以缓解,放疗后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平均在6个月以上,1年生存率12.3%,生存2年以上占4%〜8%。通常放疗总剂量为20〜30Gy,2周内完成。2)化疗:单用化疗或与放疗联合,可改善病人症状。化疗可单药或联合用药,药物的选择除考虑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外,还应对原发肿瘤敏感。在使用化疗时,尚可通过应用以下约物改变血脑屏障,提高肿瘤组织内化疗药物浓度:①20%廿露醇500ml,化疗前1小时静脉滴注;%1地塞米松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