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中浙优1号密度栽培试验研究

超级稻中浙优1号密度栽培试验研究

ID:46805050

大小: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超级稻中浙优1号密度栽培试验研究_第1页
超级稻中浙优1号密度栽培试验研究_第2页
超级稻中浙优1号密度栽培试验研究_第3页
超级稻中浙优1号密度栽培试验研究_第4页
超级稻中浙优1号密度栽培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级稻中浙优1号密度栽培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级稻中浙优1号密度栽培试验研究摘要为进一步探索屮浙优1号在荔波县不同栽培密度及栽培方式下的丰产和稳产性,开展了不同栽培密度及栽培方式对中浙优1号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密度为22.58万丛/hi】】2、栽植方式为宽窄行、规格为17cmX(33cm+20cm)的处理产量最高,说明中浙优1号适应性较强,只要栽培措施得半,就能发挥中浙优1号的丰产潜力。关键词超级稻;中浙优1号;栽培密度;苗菓动态;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1-0017-022011年荔波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了中浙优

2、1号试种证明,该组合具有杂交优势强、耐密植、品质优、产量高等特点。为了对屮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有更充分的了解,在2012年实施了中浙优1号不同密度栽培试验,以观察该组合在大FT1栽培条件下的分篥动态、穗粒结构等性状,探索中浙优1号最佳的密植规格,为中浙优1号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地安排在贵州省荔波县朝阳镇八烂村塘上组一农户责任田内,海拔412in,试验田前作为马铃薯,光照充足,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等,土壤为青黄泥出。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1.2试验设计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宽窄行栽植,规格1

3、7cmX(40cm+20cm),密度20.04万丛/hm2(A);宽窄行栽植,规格17cmX(33cm+20cm),密度22.58万丛/hm2(B);宽窄行栽植,规格17cmX(33cm+17cm),密度24.02万从/hm2(C);等行栽植,规格17cmX30cm,密度20.04万丛/hm2(D);等行栽植,规格17cmX27cm,密度22.58万丛/hm2(E);等行栽植,规格17cmX25cm,密度24.02万丛/hm2(F);以等行栽植,规格20cmX27cm,密度18.79万丛/hm2作对照(CK)。随机区组排

4、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5mX6m),每丛栽2粒谷秧,试验四周设保护行。1.3试验经过5月8口播种,5月28口移栽,秧龄20d。移栽前大出进行3犁3耙,施释控肥(22-10-10)45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硅钙肥750kg/hm2>氯化钾150kg/hm20栽后浅水,在返青期内保持水层3~4cm,维持5d。薄水分葉,排浅保持1〜2cm。当秧苗茎葉数达目标穗数的85%〜90%晒FT1控苗,倒5叶时晒田结朿。穗分化至扬花期保持3〜4cm浅水,灌浆至成熟期实行间歇灌溉,收获前7〜10d断水落干。6

5、月12口、6月23日、7月6日、7月24日、8月14日用毗虫I林、环业一号、丙环畔、毗虫?异丙威、治粉高、稻瘟灵交替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1-3]o2结果与分析2.1苗藥动态移栽时观测的定点苗平均为3.3根/丛。从表1可以看出,落田苗与种植密度紧密相关,随种植密度提高而增加。在移栽秧龄较适宜的情况下,各处理分藥率并没有随种植密度下降而大幅上升,表明中浙优1号的分藥率比较稳定。移栽后分篥迅速大量发生,处理E在移栽后27d达到最高苗。分篥率和种植密度及栽秧方式基木呈负相关,处理C分葉率最低,为436

6、.34%,比CK的分篥率(最高,为672.70%)低236.36个百分点。2.2生育期田间调查表明:中浙优1号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生育期进程基本一致。播种期5月8日、移栽期5月28日、始齐穗期8月10-14日、成熟期9月27日,全生育期142do1.3苗穗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最高苗各处理在332.66万〜442.57万根/hm2,差距109.91万根/hm2,幅度为33.04%。有效穗数各处理在246.45万〜295.69万穗/hm2,差距为49.24力-穗/hm2,幅度为19.98%。成穗率各处理均在64%以上,处理

7、A最高,为74.55%,比CK(最低,为64.66%)增加9.89个百分点。2.4经济性状从表3可以看出,有效穗数和株高均以处理E最高(295.69万穗/hm2、133.1cm),处理B次之(274.35万穗/hm2、132.5cm),处理C最低(246.45万穗/hm2、127.4cm);穗长以处理B最长(29.9cm),处理E和处理A次Z(2&3cm),处理D最短(27.2cm);穗总粒数以处理B最多(186.9粒),处理C次之(186.4粒),处理D最少(171.6粒);穗实粒数以处理A最多(175.0粒),处理B

8、次之(174.2粒),处理D最少(157.2粒);结实率以CK最高(96.1%),处理A次之(94.3%),处理C最低(90.7%);千粒重以处理A最高(28.6g),处理C次之(2&3g),处理E、处理B最低(27.3g);理论产量以处理B最高(13047.15kg/hm2),处理E次之(12923.81kg/h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