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赵树理作品中俗语的运用

观赵树理作品中俗语的运用

ID:46806762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观赵树理作品中俗语的运用_第1页
观赵树理作品中俗语的运用_第2页
观赵树理作品中俗语的运用_第3页
观赵树理作品中俗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观赵树理作品中俗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观赵树理作品中俗语的运用一、引言(-)赵树理及其作品简介赵树理,原名赵树扎,山西省沁水县人,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受尽地主的盘削和压榨,饱受生活的辛酸。在父亲的教导和民间文艺的熏陶下,从小就接受并通晓民间艺术,活跃于各种文艺场合。1952年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深受新文化的影响。在1943年他发表了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及短篇小说《地板》和特写《孟祥英翻身》等,这些作品紧跟时代潮流,冇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当代作家必读的

2、典范之作。赵树理是“山药蛋派”最具影响的作家Z-,其语言以通俗、朴实而为大众所喜爱。赵树理从小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1:生土长的农家娃。从小就与农村结缘的他,对农民的日常口语和地方俗语了如指掌,这些为他创作大量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奠能了基础。(二)俗语的性质和范围如同词有雅(文言词)俗(口语词)Z分一样,语也有雅俗Z分。从文献记载來看,先秦时代的“语”大都是俗语。不过,当时还没有出现过“俗语”这个名称,多叫做“谚”“鄙语”“野语”“民语”“鄙谚”等。俗语作为语言类别的名称,始于汉代。汉代刘向《说

3、苑?贵德》:“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无极,偷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俗语”除了语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为人民群众所创造,具有群众性;二是流传在群众的口头中,具有鲜明的口语性和通俗性。基于上述认识,温端正先生在《汉语语汇学》把俗语从广义上定义为: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根据温端正先生对俗语的定义,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俗成语。二、赵树理作品中惯用语的运用惯用语是非四字成语的描述

4、语。(1)发贵虽只是“瞎话篓”,而喜顺却是最靠得住的孩子。(《盘龙峪》)(2)咱和他保官无仇无冤,他为什么使黑心眼。(《打倒汉奸》)(3)跟着些闲人到三仙姑那里凑热闹,后来跟小芹熟了,好像一天不见面也不能行。(《小二黑结婚》)(4)得水老婆道:“你们没有吃过猪肉,难道也没有见过猪跑?”(《盘龙峪》)以上例子中的惯用语为“三字格”,例(1)中“瞎话篓”运用夸张、形象的手法,写出了发贵爱说假话,不老实的特点,与后一句“靠得住”形成鲜明的对比。例(2)“黑心眼”中用“黑”字來修饰“心眼”,说明了保官心狠手辣的汉奸形象

5、,表达了村民対保官的痛恨。例(3)“凑热闹”,加入进去以增添热闹气氛,形象描写出三仙姑那里热闹的场面。例(4)“没有吃过猪肉”,“没有见过猪跑”反映了得水老婆爽朗、开放、思维敏捷的性格。三、赵树理作品中谚语的运用谚语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俗语,是非四字成语的表述语。(5)俗语说“筋骨疼痛一百天”,伤了骨头不是短时期能完全好了的。(《灵泉洞》)(6)俗语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李家庄的变迁》)例(5)是百姓医学知识经验的总结。例(6)是百姓生活经验的总结。四、赵树理作品中歇后语的运用歇后语多为群众熟悉的诙谐而形

6、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义。(7)男人有男人的活,女人冇女人的活,她那劳动啊,叫我看来是狗捉老鼠,多管闲事。(《传家宝》)(8)按IH习惯,婆婆找媳妇的事,好像碾道上寻驴蹄卬,步步不缺。(《孟祥英翻身》)例(7)运用歇后语“狗捉老鼠,多管闲事”,反映了李成娘的狭隘思想。例(8)运用歇后语“碾道上寻驴蹄印,步步不缺”,说明了孟祥英婆婆时时处处找她的差错,表现了婆婆浓厚的封建意识。五、赵树理作品运用俗语的主要特色(一)深刻的思想性俗语在人民群众口头中长期流行,经过反复提炼,饱含了人民的智慧,它含义深刻

7、,富于哲理。也许赵树理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在作品中使用的俗语往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因而含义丰富,思想深刻。(二)卓越的艺术性鲁迅先生说过: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做“炼话”。这是对俗语艺术性的精妙的概扌舌。赵树理极为重视这些来口民间的语言精华,他把一些熠熠如宝石一般的俗语巧妙地编织在他的作品中,使英闪烁着迷人的艺术光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