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

ID:46808036

大小:53.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8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_第1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_第2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_第3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_第4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地温梯度:通常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生高的温度成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2.历史比较法: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历史比较法: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3.差异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或由于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如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呈沟槽。4.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在大陆之下平均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为7km。在

2、该界面附近,纵波的速度以7.0km/s左右突然增加到8.1km/s左右;横波的速度也从4.2km/s突增到4.4km/s。5.矿物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6.石林:如果灰岩的层理水平,又发育有垂直的裂隙,在地面流水和地下水沿裂隙溶蚀作用下,使溶沟加深,石芽增长,形成巨型石林。7.洪积面:8.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岩石的结构:9.苦湖:湖泊沉积到了氯化物阶段,湖水进一步浓缩,残余湖水便能成为可供直接开采的,以氯化钠为主的天然卤水,因带苦味,所以称为

3、苦湖。10.分选性:颗粒大小趋向均一的程度。分选性:磨圆度:磨圆度: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棱角磨碎而接近圆形的程度。11.海蚀凹槽:在基岩海岸的海水面附近,由于海水拍岸浪的机械冲击和海水所携带沙石的磨蚀作用以及化学溶蚀作用,该部位的岩石不断遭受破碎,被掏空,形成向陆地方向锲入的凹槽。12.球形风化:如果岩石的矿物分布均匀,并发育有三组近于相互垂直的裂隙,把岩石切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立方体岩块,在岩块的棱角处自由表面积大,易受温度、水溶液、气体等因素的作用而风坏破坏,经一段时间风化后,岩块棱角消失,在岩石表面形成

4、大大小小的球体或椭球体。13.波切台:海蚀崖不断向陆地方向节节后退,在海岸带形成一个向上微凸并向海洋方向微倾斜的平台。14.三角洲:当河流进入河口时,水域骤然变宽,再加上海水或湖水对河流的阻挡作用,流速减小,机械搬运物大量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体形态,从平面上看像三角。15.岩浆作用:岩浆形成后,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溢出地表,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成分不断地发生变化,最后冷凝成为岩石。16.背斜:在形态上是向上拱的弯曲,其两翼岩层一般相背倾斜,即以核部为中心分别向两侧

5、倾斜。17.转换断层:相互错动仅发生在洋脊两侧中脊轴之间的段落上,在该段落以外的断裂带上,断层两侧海底的扩张移动方向相同,其间没有相互错动。18.层理:沉积岩最基本的原生构造。19.浊流:海洋或湖泊中载有大量悬浮物质的高密度水下重力流。20.承压水:指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21.夹平面:当地表演变到准平原之后,如果地壳又重新上升,准平原被抬高,并遭受流水切割而成为山地,这时在山地的顶部可以残留着原有准平原的遗迹,即相当平坦的顶面。其范围可大可小,上面可见到准平原时期的沉积物或风化壳,而

6、且一系列相邻的平坦山顶大致位于同一高度,他们代表了已被破坏的原来准平原的表面。22.地震震级:指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23.搬运作用:自然界中的风化、剥蚀产物被运动介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24.地质年代: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25.风化壳:地表岩石经物理、化学、生物风化的长期作用,形成有风化产物组成的,分布于大陆基岩面上的不连续薄壳。26.将今论古:即“历史比较法”。27.中心式火山喷发:喷发物沿火山喉管喷出地面,平面上成点状喷发。28.岩株:一种常见的侵入体,平面上近圆形或不规则状,接

7、触面较陡,规模较大,出露面积小于100km2。29.丰度:某一地区某种化学元素的质量百分比。30.变质作用: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有岩石基本上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而形成新岩石的地质作用。31.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32.威尔逊旋回:威尔逊旋回:33.大地水准面:由平均海平面所构成并延伸通过陆地的封闭曲面。34.岩石圈: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圈,软流圈

8、以上的上地幔部分与地壳一起构成岩石圈。35.温差风化:由于岩石表层温度周期性的变化而使岩石崩解的过程。36.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37.岩溶作用: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发生的以地下水为主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崩塌作用等一系列过程。(喀斯特作用)38.潮汐:全球性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39.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40.重力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