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杯《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蓝天杯《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ID:46809618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蓝天杯《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1页
蓝天杯《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2页
蓝天杯《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3页
蓝天杯《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4页
蓝天杯《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蓝天杯《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低年级错别字的成因及应对策略东海县实验小学陈迪虹摘要:小学生错别字现象一直较为严重,其成因复杂。有来自汉字本身的原因,也有来成语、俗语等约定俗成的用法学生不理解的原因还有来自学生本身的原因——粗心大意导致写出错别字。当然社会和学校也有责任:社会用字不规范影响学生,学校和老师要求不严格。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错别字的出现,本文从自主发现、自主纠错、养成习惯、识写结合强化训练等几方面进行了探究。关键词: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应对策略新课程标准指岀,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要求会写800——1000个常用字”,到了3—4年级,“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要

2、求2000个会写”,该数据显示,中低年级的识字量在2500字左右,可见大量的识字写字任务集中在中、低年级。识字量的增加,增加了字词混淆的机会,错别字的存在,不仅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而且对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带来极大的障碍。从发展趋势上看,错别字现象已经成为全体学生乃至全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农村孩子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视野窄、阅读量少、身心等主客观因素,错别字现象较城里的孩子严重,对新课程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本文在探究小学生“错别字”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力求找出积极的预防措施及减少“错别字”的发生。一、错别字成因:汉字大多数是形、音、意的统一体,有其结构规律、书写规则,使用时不能

3、同音替代,而汉字中同音不同形、义的字特别多,形近字,义近字也很多,还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因而,识字既要求学习者具备准确而完整的知觉,牢固的记忆,又耍具备精密的分析、综合能力。而小学生识字受到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小学生虽然思维能动不断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是低年级学生,在知觉过程中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特点。1、将汉字的结构搞错。比如出现错误最多的“萍”、“潇”、“落”等,他们很容易将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搞混;再就是有些汉字,多一笔少一笔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如“博、搏、膊、薄、优、猴、真”等等;我觉得这主要还是他们在低年级时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一直

4、延续下来的错误。2、同音字出错。我们的方块字中有很多同音字,读音相同而意义与用法不同,比如“在”、“再”,“的”、“得”、“地”等,他们对同音字的理解比较含糊,因此极易写错。这主要是由于学牛课外阅读量少而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3、形近字出错。一些结构相似,只是在一些笔画上有细微差别的汉字,如“己”、“已”、“巳”,“未”、“末”等,由于学生观察不仔细,或对字义的理解模糊,在写作文时极易出错。4、其他方面。女口:训练上的干扰。学习新的字时,会与以前学的字联系起来,由于以前学的字已经根深蒂固,小学生又不懂得分析比较,因此,他们常常会犯习惯性的错误,如学了“伏”之后再学“庆”,就有学

5、生非要在“大”上加上点,学了“县”再学“具”,甚至不少学生在“具”的里面只写两横……此外,还有书写上的马虎,小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意志薄弱,也是导致他们常写错别字的原因。一些学生做作业只求做完,不求做好,为了能得个“速度第一”或者能多一点时间去玩,他们不求甚解,不顾笔画地胡写一通,在批改作业时教师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同一个字在同一次作业中有几种写法,前面写对了,到后面却写错了,这种现象恐怕就只能归结为书写上的马虎了。另外,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极大。学生在观察学习中,榜样具有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况且小学主具有

6、很强的模仿能力,与学生亲近的教师、父母、亲密的同伴经常会写错的那些字,小学生本身也会写错那些字。社会生活中那些对学生感官刺激大的电视广告,商业招牌中出现的错别字学生喜欢去模仿。如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药品广告(“咳”不容缓)……特别是那些网络语言对学生汉语学习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网络语言不讲究用语的规范,大量的怪词、错字、别字,而小学生对网络语言不仅好奇而且竟相模仿,逐渐形成一种语言规范无关重要,可随意生造、篡改的不良心态。语言是一个积累运用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规范用语,需要反复不断地强化才能保持。而学生频频接受和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减少规范用语对大脑的刺激,干扰了

7、学生的言语习得,也使错别字更加根深蒂固。二、教学策略:(一)自主发现自主纠错养成习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教师是儿童发展的支持者,他们的基本任务是教给儿童某些知识,但这种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除非儿童能够理解它,也就是说,除非儿童能够把他同化到他已有的意图中去而这种同化只有在儿童积极参与建构时才可能发生。各种教学法中能促使儿童主动学习的应该首推发现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大力提倡发现法,他认为发现法有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