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完)

大学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完)

ID:46810333

大小:55.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大学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完)_第1页
大学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完)_第2页
大学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完)_第3页
大学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完)_第4页
大学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完)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绪论(填空)什么是美学?(一)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的几种学说:1.艺术哲学(黑格尔)2.现实美(车尔尼雪夫斯基)3.审美主体(西方现代)4.审美关系(中国当代)(二)美学是以人类的审美关系为对象,研究一切审美对象的一种带综合性质的人文科学。它主要涉及四大领域: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审美关系以及人类的创美活动,其中尤其是艺术活动。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审美关系。第一章美学的发展概况(填空,名解)一、在西方,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次高潮(代表人物+观点):1、古希腊到十九世纪: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与比例,美就

2、在事物本身。苏格拉底——①实用就美。②相对主义的观点: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美。柏拉图——美是绝对的。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十八世纪英国的“经验主义”、法国的“启蒙主义”以及德国的“理性主义”等各学派都使美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3、1750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以鲍姆嘉登的《aesthetics》(美学)一书的问世为主要标志,他被誉为“美学之父”。4、▲十九世纪经过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的充分发展使美学成为一个极为庞大、内容及其丰富的美学理论体系。在十九世纪马克思的实践美学的观点(从人类实

3、践的脚步)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另外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的定义也具有革命性意义。5、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德国的费希纳的实验美学、利普斯等人的“移情说”、法国丹纳的“艺术社会学”等等学派开始了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哲学美学也由此走向科学美学的广阔道路。6、▲20世纪,诸如表现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精神分析美学、符号论美学、结构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社会批判美学等等。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都在自己的著述中阐述了各自的美学思想。先秦以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得到了进

4、一步的发展。东汉时哲学家王充的《论衡》南朝梁时刘勰的《文心雕龙》唐朝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以及历代的《书论》《诗论》《画论》《诗话》《词话》《曲话》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二、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特点主要有:1、有浓郁的实用主义色彩2、艺术美学的成果非常显著3、对风骨.气蕴.中和.意境等部类的研究成果显著。三、近代美学主要代表人物: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四、文革前十七年,美学家们对美学的研究各抒己见,争论颇多。以吕荧(美是主观的)和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为代表的主观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

5、派以及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都阐述了各自的观点。第二章审美对象的本质和特性五、黄金分割律:指将一事物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被认为是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六、从事物的外在形式中探求美: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与比例”、“黄金分割律”。克莱夫.贝尔——“美或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贺加兹:《美学分析》“曲线比直线美,曲线中以蛇形线最美”七、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柏拉图——美是理念。柏拉图提出三种世界:理念——现实——

6、文艺(他认为:理念世界是第一性的,是世界之本源,是统摄万物的最高存在,它不依赖于任何外在条件而存在。现实世界、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距离真理更遥远,是“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就是绝对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实。八、从主观心意中探索美1.英国经验主义:休漠2.博克3.桑塔耶那《美感》4.弗洛伊德九、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研究美学(划时代意义)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马克思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点,马克思以此来描述客观的自

7、然界不断进入人的活动,被人社会化、人化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使自然与人的关系从完全“异己的、对立的”关系,转化为被人类所认识、改造、利用、支配的关系,自然界在越来越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人化了的自然,人由此确立自己的存在。自然的人化使人得以从审美的角度把握自然,自然界因此而具有了审美上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征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美的规律:即物种尺度和内在尺度。物种尺度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

8、属的那个物种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内在尺度指人按照事物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十、从事物的关系中探求美:狄德罗“美在关系”。十一、从人类生活本身探求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在生活”十二、从人的实践活动中探求美:康德。十三、布洛的“距离说”(心里的距离,不是路程的距离);克罗齐的“直觉说”(非逻辑性,非判断)李普思的“移情说”(过分强调了人的移情作用)十四、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