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探析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探析

ID:46813890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探析_第1页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探析_第2页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探析_第3页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探析_第4页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探析【摘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经过教育实践发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进行探讨。本文就是对培养的理念进行讨论理清有关大学理念、教育主体、学科和社会发展需求等宏观性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找到正确的有效的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模式和方法。【关键词】创新性培养理念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以轻化工程专业教育的培养思路、培养模式和方法作为改革探索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科学研究与应用能力为目标,开展的研究与实践。要建立创新模式首先就要对其

2、理念进行探讨。1项目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2006年国家正式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

3、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主要依赖于国家、民族的人才,即国家要具有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轻工产品的四分之一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国际市场份额50%以上,10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2008年岀口总额3092亿美元,占全国21.7%,比2000年增长3.4倍,年均增长20.2%,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显赫的地位。然而,轻工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在国际竞争中持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

4、顺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及国际需求,发展其创新竞争力。无疑培养轻化工程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格外重要。有关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已发表的论文诸多,仅2006至2011年中国万维数据库就可检索到7230余篇。这些研究主要是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要内容,但观察改革效果,很难说取得突破。比如,在这七千余篇的论文中有关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却少有涉及或以条件描述界定其特征。说明在此研究领域很多人只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大学及大学育人理念上存在缺陷。本研究所指创新型人才界定为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想法和创新冲动。目前,我国

5、高等院校中设置轻化工程专业的学校共有42所,每年培养的学生人数近万人,但由于课程体系较为陈旧、教学方法较为死板,仍然沿用十几年前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致使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缺乏创新性,用人单位及学生均形成一种观念,即大学学习的理论知识毫无用处。甚至在部分大学的教学实践中出现大学本科教育专科化的现象。因此,目前的轻化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并不能满足轻工业发展的需求,更无法满足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如何培养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2项目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本研究主要基于轻化工程专业重应用、重实

6、践的特点,重新审视大学理念、转变已有的观念,进而从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吸引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情感和完善人格,从而培养出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善创新”等综合能力的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3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3.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要培养轻化工程专业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就要理清有关大学理念、教育主体、学科和社会发展需求等宏观性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找到正确的有效的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模式和方法。3.1.1大学的理念大学中任

7、何一个专业都是围绕自身的大学理念进行建设的,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本专业培养模式和方案。现在全国范围拥有轻化工程专业的学校全部属于工科院校,绝大多数又由于历史原因,是从原先的轻化院校延续而来,所以在形成大学理念时,存在着先天不足的情况。例如缺乏人文素养、专业培养目标过于模糊等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培养偏于狭窄、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有关大学理念的探讨在学界教育界已经有比较充分的展开。我们认为对于轻化工程专业而言,通才教育、大学独立与自由、终身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英才教育大众教育与普及化教育相统一是大学理念中不可动摇的重要构成要素。

8、只有将这些理念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持之以恒的贯彻,才能巩固人才的根基和使得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可能。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