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东连南排瑶传统刺绣艺术保护性创新策略

试论广东连南排瑶传统刺绣艺术保护性创新策略

ID:46814844

大小:6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8

试论广东连南排瑶传统刺绣艺术保护性创新策略_第1页
试论广东连南排瑶传统刺绣艺术保护性创新策略_第2页
试论广东连南排瑶传统刺绣艺术保护性创新策略_第3页
试论广东连南排瑶传统刺绣艺术保护性创新策略_第4页
试论广东连南排瑶传统刺绣艺术保护性创新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广东连南排瑶传统刺绣艺术保护性创新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广东连南排瑶传统刺绣艺术保护性创新策略一、广东连南排瑶及其传统刺绣的概述瑶族是一个古老民族,历史可追溯到传说中的蚩尤九黎与炎黄征战中的远古时代。瑶族也是我国历史上迁徙最频繁、地域最广阔的民族之一,从黄河流域几经迁移到五岭南北,再涉足海外。在长期的迁移历史过程中,瑶族发展成为一个支系众多的跨地域民族。瑶族文化既有同一性,又有支系间和地域的差异性,其文化大致可分为:盘瑶文化(含平地瑶文化)、布努瑶文化、茶山瑶文化几种。排瑶文化属于讲勉语的盘瑶文化中的一个二级支系。广东连南是目前我国唯一的排瑶聚居地。据考证排瑶来源于江淮地区,是百越的一支。在长期的迁徙

2、历史发展进程中,排瑶最终在连南地区定居下来,生息繁衍,形成了有名的“八排二十四冲”(排即大山寨,冲即小山寨)聚居地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支系文化体系。《后汉书•南蛮传》“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以及唐代刘禹锡《蛮子歌》中的“蛮衣斑斓布”已有了关于瑶绣的描述。排瑶传统刺绣作为排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伴随着排瑶的形成与发展,记录着民族自身的迁徙文明,同时也造就了其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排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其传统手工艺术、歌舞艺术以及风俗习惯构成了民族文化。排瑶服饰是其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纽带、形态和

3、载体,排瑶服饰上精美的传统刺绣艺术,不仅沉淀着丰富的排瑶文化底蕴,也蕴藏着古老文明的信息密码,是排瑶文化的形象象征之一。排瑶传统刺绣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保护,排瑶传统刺绣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连南地方政府专门成立了瑶绣博物馆,长期举办绣娘培训班,另外还在相关小学进行瑶刺绣手工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努力为排瑶传统刺绣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艺术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二、保护排瑶传统刺绣艺术的文化意义按照Leong,D.与Clark,H.的研究方法,设计文化的意义可从三个层次来考

4、虑:最外层是从物的层面出发,研究文化体现在物上面的表象;中间层是从人的行为层面出发,分析文化对人的行为影响,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行为关系;最内层是从精神的层面出发,分析文化中所蕴涵的思想和意义。排瑶传统刺绣艺术的设计文化意义可从这三个层面综合性地展开论述。排瑶传统刺绣通常是以靛蓝色的土布为底,有时也用黑、白布做底,以反面挑花正面来看的挑花工艺为特色,通常没有统一的图案,不需草稿和打样,完全是靠刺绣者熟练的手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来制作,挑花的线大多以大红为主,再辅以粉红、黄、绿、蓝以及白色,整个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刺绣图案的形式元素在构图中通常不变化,

5、韵律感是通过色彩的变化来形成,整个刺绣作品统一中又富有变化,既高度抽象又不失浓郁的山区气息和独有的民族特色,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排瑶传统刺绣作为排瑶妇女一项传统的工艺,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的服饰上,满足排瑶人民日常生活、劳动和社会交往的需求。排瑶服饰的种类丰富,男女老少各自不同,主要品种有绣花头巾或头帕、儿童绣花帽、绣花披肩、绣花衣领、绣花腰带、绣花衣裤、绣花裙和绣花绑腿,另外还有用来背小孩的绣花背带以及瑶族人日常生活必备的绣花袋。绣花袋在瑶族人民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男性外出狩猎或劳作可以用它来装火药、烟草和粮食;女性外出可以用它放一些小孩的

6、衣物、粮食,还可以装上闲暇时随时随地制作的刺绣针线;它也是年轻的姑娘送给有情郎的爱情信物,是姑娘们展现自己心灵手巧的绣花竞技场。排瑶传统刺绣的装饰性和功能性经常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在其民族的便装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便装是排瑶人民日常生活的着装,以靛蓝色棉麻土布为主,一般只在衣服的领子和袖口处进行刺绣装饰,既有着画龙点睛之妙,又起着加固领子和袖口的作用。盛装在排瑶人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只能在特定的场所才能穿戴,一件盛装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穿戴三次,一次在“耍歌堂”(排瑶的一种重大祭祀活动)、一次在“旺歌堂”(宗教仪式起法名),最后作为去世时的

7、寿衣。因此人们往往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倾注大量的心血来精心制作它。排瑶盛装通过传统刺绣艺术把对祖先、对苦难、对迁徙的回忆与缅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承载着丰厚的心理内涵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有“人类学之父”之称的泰勒在其《原始文化》著作中认为,人类初期都经历了“万物有灵”论阶段。在这个阶段,原始初民认为世界万物无论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还是无生命的江河湖泊都与人一样是有灵魂的,并且原始初民受灵瑰不死的交感巫术的影响,认为自己先祖的灵魂是可以寄托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动植物等有灵性的生命体上。排瑶传统刺绣中出现的表征小河、原野、山峦、森林、花草、松树、松果

8、以及小鱼、小鸟、马头的图案纹样正是这种信仰的照应,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排瑶人民产生了一种朴素的自然主义世界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