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试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ID:46814984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试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_第1页
试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_第2页
试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_第3页
试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_第4页
试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摘要:小学科学教育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思维极强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意识培养屮图分类号:G623.5艾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165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究意识,是一种质疑精神,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和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够催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冲动,驱使学牛将内在的创新冲动释放出来,

2、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直至解决问题。1创设思考情境,激发求知欲望从心理学角度看,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从而由这样的好奇心激发出一种探究性。学生对学习也是如此。应该说,这是一种学习动力的正能量。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情境,满足学生对未知知识学习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槊。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节时,笔者是这样来设计新课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圆圈、一把直尺,一根绳子,看谁能用这些工具,把圆的周长测量出來。话音刚一落,眼前便出现了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学生一:我们只要把圆放在直尺上面滚动一周,根据直

3、尺上的长度就能把圆的周长测量出来。学生二:我们可以用绳了在圆上绕•周,做好标记,然后用直尺量出绳子的长度,这个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笔者肯定了这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正确的。随后,当众甩动一个用绳子系住的小球,让它形成一个圆,再问:谁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我刚才甩出的圆的周长吗?面对这个问题,同学们一个个都目瞪口呆了。此时,笔者对学生说:“看來,我们要用刚才说到的滚动法或绳绕法來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是行不通的了,也就是说,刚才同学们想到的测量方法并不是一个能够完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请大家开动脑筋,今天我们一起來寻求出一个科学求圆周长的方法。”经提示,学生的

4、学习思维被激发起来了。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的讨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就很容易地被学牛掌握了。2营造氛围,增强学生探究勇气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未知事物十分好奇,求知欲相当强烈。教师应当充分掌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因势利导,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究。事实上,在传统教育的束缚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好思和探究的良好习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扼杀。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表示关切、赞赏,或能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恰当的帮助,学生就会产生安全感,从而大大增强探究勇气。第一,合理提供探究时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个主导,不应该是主讲、主问,更不是主宰。教师的主导主

5、要体现在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中要合理提供学生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带着思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第二,积极欣赏探究精神。对于学牛提出的一些质疑,教师应当以肯定和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如果学生不加思考、不懂脑筋,显然是无法产生疑问的。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火苗,积极鼓励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在探究之路上不断走下去。3借助多角度思维,引发学生积极探究引导学牛进行多角度思维,是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一种有效形式。大胆进行多如度思维,就有可能引发出学生很多新颖、独特的思维方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他们放开胆子,展开多角度思维的翅

6、膀,乐于、敢于、勤于、善于多角度思维,使学生在不懈的思维中,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思维能力。如:在黑板上列出了这样一道题目:“8+98+998+9998+99998二?”,要求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思考,想想题日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才是最简便的。学生在经历了看、想、讨论以后,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如采取逐项累加的方法计算结果,计算程序非常繁琐。面对这样的结论,笔者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即把“8”分解成2+2+2+2,然后再思考:所分解成的这4个“2”和其它的4个加数各有什幺联系?通过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这么一个秘密:如果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

7、来对这道题目进行计算,计算程序也就会简化多了。这样,原式就变成2+2+2+2+98+998+9998+99998二(2+98)+(2+998)+(2+9998)+(2+99998)二100+1000+10000+100000二111100。这个计算结果一出來,同学们十分高兴,因为他们从中体验到了通过探究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又如: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来解答下面的这道应用题:“王明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为1020米,王明3分钟走了255米,照这样计算,王明到学校去,还需走几分钟?”学生一回答:我们要知道王明到学校还需走几分钟,也就是求土明从家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