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复习zhao

药物分析复习zhao

ID:46818508

大小:8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8

药物分析复习zhao_第1页
药物分析复习zhao_第2页
药物分析复习zhao_第3页
药物分析复习zhao_第4页
药物分析复习zhao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分析复习zhao》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药物分析复习zhao药物分析复习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1•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中,不经有机酸破坏的分析方法有哪几种?经有机酸破坏的有哪几种?P80答:不经:(一)、直接测定法(二)、经水解后测定法(三)、经还原分解后测定法经过:(一)、湿法破坏(二)、干法破坏2•何为滴定误差?P87答:滴定终点与反映的化学计量点不一定恰好符合,二者之差被称为滴定误差。3•滴定度的物理意义?P87答:系指每l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4.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P90答:单色光辐射穿过

2、被测物质溶液时,在一定的浓度范【韦I内被该物质吸收光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关系是如下:A=lg(l/T)=ECLA为吸光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C为每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I为液层厚度(cm)o5、HPLC和GC含量测定时,通常有哪些方法?P96(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2)・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气相色谱法[GC]:除高效液相色谱法项下规定的两种方法

3、外,亦可采用标准溶液加入法;6、简述下列概念的含意P98答:(1)、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2)、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Z间的接近程度。(3)、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4)、检测限:是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5)、定量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6)、

4、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响应值)与试样中被测物的浓度或量直接成正比关系的程度。(7)、范围: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范围。(2)、耐用性:系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使方法可用于常规检验提供依据。第五章: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3•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的原理是什么?P121答:在滴定过程屮,巴比妥类药物首先形成可溶性的一银盐,当被测供试品完全形成一银盐后,继续用硝酸银滴定液滴定,稍过量的银离子就与巴比妥药物形成难溶性的

5、二银盐沉淀,使溶液变浑浊,以此指示滴定终点。4、哪些巴比妥药物可用漠量法测定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是什么?P122答:凡在5位取代基中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巴比妥类药物,其不饱和键可与渙定量地发生加成反应,故可采用澳量法进行含量测定。原理:Br2+2KI-*2KBr+l2(剩余)l2+2Na2S2O3f2Nal+Na2S4O65、计算题:异戊巴比妥钠取样量为0.2052g,依法用AgN03滴定液(0.1010mol/L)滴定,消耗8.10ml,每1mlAgNO3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4.83mg的

6、异戊巴比妥钠,试计算异戊巴比妥钠的含量。第六章:芳酸及其脂类药物的分析1、试述水杨酸类药物的结构与分析方法的关系?(认真做、综合做)P132答:本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邻轻基苯甲酸。由于竣基邻位的轻基取代,能与竣基形成分子内氢键(),增强了竣基中氧氢键的极性,使其酸性增强。因此,水杨酸的酸性(PKa=4.26)更强。对氨基水杨酸钠结构中具有游离的芳伯氨基,可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贝诺酯为4■乙酰胺苯基乙酰水杨酸酯,无游离竣基,但其取代苯环在紫外光区的特征吸收可供含量测定;结构中具有乙酰化的芳伯氨基,

7、经酸水解后可显芳香第一胺的鉴别反应。由于邻位的轻基取代,使本类药物在弱酸性溶液中可与三价铁离子牛成紫色配位化合物,可作为本类药物的特征鉴别反应,亦可用于水杨酸脂类药物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2.试述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必要性与原理P147答:必要性:因为片剂中除加入了少量的酒石酸或枸椽酸做稳定剂外,制剂工艺过程又可能产生水杨酸与醋酸(水解产物)。因此不能直接采用氢氧化钠滴定法或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测定,而需首先中和供试品中共存的各种酸(同时中和了阿司匹林的游离竣基),然后再照“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测定。因本

8、法分为两步进行,所以称为“两步滴定法”。原理:①中和:②水解和测定:3、试述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的原理P149答:苯甲酸钠(分子量=144.11)为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可用酸滴定液滴定。但在滴定过程中析出的游离苯甲酸微溶于水,使溶液浑浊,且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酸性,可形成一定的缓冲休系而使滴定终点的PH突跃不够明显,干扰滴定终点的准确判断。因此,利用苯甲酸(难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水相中加入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将滴定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