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导管分子解剖学探究

茵陈蒿导管分子解剖学探究

ID:46818864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茵陈蒿导管分子解剖学探究_第1页
茵陈蒿导管分子解剖学探究_第2页
茵陈蒿导管分子解剖学探究_第3页
茵陈蒿导管分子解剖学探究_第4页
茵陈蒿导管分子解剖学探究_第5页
茵陈蒿导管分子解剖学探究_第6页
茵陈蒿导管分子解剖学探究_第7页
资源描述:

《茵陈蒿导管分子解剖学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茵陈蒿导管分子解剖学探究作者:孙会忠,焦浩,宋月芹,侯小改【摘要】目的澄清茵陈蒿导管分子形态特征,为其生理功能、生态适应及系统发育的合理解释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生物显微镜对茵陈蒿次生木质部离析材料进行观察。结果茵陈蒿具有梯纹、网纹和孔纹3种类型的导管,穿孔板类型为单穿孔。导管的长度、宽度、穿孔板倾斜度及端壁形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结论茵陈蒿是一个较为进化的植物种类,导管特征有利于对其适应机理和系统发育进行解释。【关键词】茵陈蒿;导管分子;解剖学Abstract:ObjectiveToclarifythecharacteristicsofvesselelementsfromArt

2、emisiacapillaries・MethodsThevesselelementsinstemwereobservedbyeductsofstem"ssecondaryxylemunderbiomicroscope・ResultsTherewere3typesofvesselelements,scalariformvessel,reticulatedvesselandpittedvessel,theperforationplatesweresimpleperforationplate.Thelength,aperture,batterofperforationplatesandt

3、hepatternofwalltopshowedrichvariety.ConclusionArtemisiacapillariesisanadvancedspecyinevolutionofvesselelement,thecharacteristicsofvesselelementsarebeneficialtoexplaintheabilityofadaptationandthedevelopment.Keywords:Artemisiacapillaries;Vesselelement;Anatomy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esThunb.隶属于菊科(Co

4、mposite)蒿属Artemisia。多年生草本,亚灌木状,是我国一种著名传统中药材植物,广布于全国南北各省,多生于山坡、沟边和荒地[1,2]。有关茵陈蒿药学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3,4],但尚未见其导管解剖学方面的报道。导管(vessel)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及溶解于水中物质的主要输导组织(conductingtissue),它普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由许多管状死细胞以端壁连接而成。由于导管的特征常因植物种类而异,故导管特征有助于解释植物生理、生态及系统学方面的问题[5]。本文对茵陈蒿的导管进行解剖学研究,以期为其生理、生态及系统演化解释提供一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

5、采自洛阳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凭证标本(No.0218)由侯小改教授鉴定,存放于河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室。取生长发育良好的茵陈蒿一年生主茎和侧枝,将外层韧皮部剥去,再将材料切成长0.6〜1cm、火柴棒粗细的条块,置于10%$各酸:10%硝酸=1:1的离析液中[6],40°C条件下恒温箱中离析18-24h左右,其间换1〜2次离析液。完全离析后移至70%酒精溶液中保存备用。观察时将材料从70%的酒精溶液中取出,用蒸馆水充分水洗2〜3次,5〜10min/次。将处理好的材料放入盛有5〜10mm的培养皿中,用镶子将其轻轻夹碎,剔除未离析开的材料或大块杂质后,用胶头滴管滴入1%番红染色剂染色5mi

6、n以上。最后用胶头滴管吸取培养皿中的液体少许,滴于载玻片上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用显微镜为日本产0lympusCH-30型生物显微镜,并采用其数码摄影系统拍摄。数码照片经AdobePhotoshop7.0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制版。观察过程中,用测微尺随即测量20个导管分子的长度和宽度,取其平均值作为导管分子的一般长度和宽度;导管所占比例取5个观察视野的统计平均值。照片放大倍数二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导管穿孔板斜度角计算方法采用倾角余弦值计算,即C0Sa=导管弦径/穿孔板斜面长度[7,8]。2结果在所观察的茵陈蒿植物材料中,导管形态较为多样,口径呈现出从小到大逐渐过渡的植物导管基本演化

7、趋势(如图1:1〜10所示)。共发现3种类型的导管,即梯纹导管(如图1:1〜6所示)、网纹导管(如图1:7〜8所示)和孔纹导管(如图1:9〜10所示),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8.00%,33.83%和43.18%,未发现环纹导管和螺纹导管。具有导管二态现象,即具有两种直径明显不同的导管分子(窄直径的如图1:1〜6所示;宽直径的如图1:7〜11所示)。穿孔板仅有一种类型,即单穿孔板(如图1:1,2,3,6,8,9,10所示)。单穿孔板的穿孔内敛,即其穿孔直径比导管弦径要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