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论文杨淑淑

自考论文杨淑淑

ID:46821545

大小:8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8

自考论文杨淑淑_第1页
自考论文杨淑淑_第2页
自考论文杨淑淑_第3页
自考论文杨淑淑_第4页
自考论文杨淑淑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考论文杨淑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内容摘要和关键词2一、为什么培养作文兴趣3(一)小学生作文现状3(二)当前作文教学现状31、知识当道,能力难行2、鹦鹉学舌,难以变通43、感性隐居,理性称王5二、怎样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6(一)素材选取阶段61.创造素材,增加写作兴趣2.设置情景,紧抓写作兴趣73.授人以渔,增强写作兴趣84.朝花夕拾,提高写作兴趣85.周记训练,诱发表达兴趣86.阅读欣赏,全面提升兴趣(-)写作构思阶段1.仿写训练,体验写作兴趣9(三)书面表达阶段9三、结束语10注释及参考文献11论文摘要小淫生作文兴趣培养要遵循“厚积薄发的自信”,“生动活泼的课堂”,“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既不能向学生讲解枯燥

2、的写作知识,乂不能仅仅止步于模仿老师的范文,只能以情感调动学牛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人、事、景、物來对学生进行适时启发引导,使他们获得对作文真正的认识,并将作文纳入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成为成长过程中表达的必需。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兴趣小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初探杨淑淑(汉语言文学专业)口前小学生作文存在以下问题:内容空洞,没有生活的影子;语言乏味,没有真情实感;题材雷同,抄袭问题严重;篇幅短小,感觉无话可说。本文拟从学生作文心态、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弊端等方面谈谈小学生作文兴趣培养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一)小学生作文现状同时小学生心理也存在如下问题:害怕作文,视之为折磨;

3、缺少写前准备,怠惰,拖拉;应试应付,奉命作文。这种心态也反映在作文的前期准备屮。一项调查中发现,注意观察生活的学生占11%,缺乏观察习惯的占37%;观察时能展开联想的占17%,过目即忘的占34%;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和心得的山27%,没有观察感受的占31%。对平时的日记积累,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学生自己想写的占25%,老师布置了才写的占49.2%;每周写一次的占25%,只是偶尔写写的占33%;每天写的占9%,只写一两句话的占16%。在阅读积累方面,有10.4%的学生不看课外书,摘抄优美词语的占21.3%,写过读书感想的占12.3%(l)o我们对待万事万物的判断常常受到首次印象的影响,这就

4、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首因效应”。这种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俯拾即是。它让我们明白,为何一个学生从小语文成绩好大学就报了中文,小时候数学好长大就从事理工放面的工作。学习上的“首次成就感”会成为一个人坚持学习的巨大动力,而上述学生的消极心态势必会影响其将来对待作文学习甚至是母语学习得态度。所以我们有责任把孩子的厌烦心理扼杀在摇篮里,让他们体会母语学习得快乐。(二)当前作文教学现状我们知道,毎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其实都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成长成才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而教育对人的社会化起着最重要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冇怎样的教育,就有怎样的人。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当前作文教学存在如下

5、问题:1•知识当道,能力难行现行作文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两人类,一类是全口制小学的教学模式——以课木知识为纲,一类是市场上培训机构的教学模式一一一写作知识为纲。学校的课本按主题对课文进行分组,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本的主题一次是“家乡的美景”、“家乡的环境”、“我的木领”、“父母的爱”、“我”、“科技宇宙”、“民族团结”、“神话传说”。每个主题安排四篇文章,如第一个主题中的四篇文章有《燕了》、《咏柳》、《春口》、《荷花》和《珍珠泉》。每一文章都是写景的佳作,但从不涉及写作知识,写作知识化作了一篇篇具体的文章,蕴含其中,等待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老师的指引中学会发现和模仿。而学校教学

6、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仅仅把语文教学停留字、词、句的知识教学上,学生缺少具体的写作支持系统,依然不会写作文。学生面对作文手足无措,每一次作文都只能增加其畏难情绪。学校作文教学的缺失让校外培训看到了商机,一时间如雨后春笋,各种各样的写作教材也遍地开花,但大多数教材仅仅是写作知识的集合,如其屮一木教材就这样安排:围绕中心选材、选材要真实、选材要冇代表性、选材要新颖、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一事写人、观察、活动课。这种教学模式意味着教师如何结合范文向学生传递写作知识,作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变成了语言符号的排列组合,组合的规律就是这些写作知识,然而人不是机器。这种教学模式也许会给

7、善于运用理论知识的学生的作文带来一些起色,但从长远来看,它势必会造成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的缺失。在这种教学模式屮,我们只能看到知识(课本知识和写作知识)的突出地位,看不到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看不到学生的积极创造。知识就在那里,教师用怎样的方法把知识变成活的,传递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比什么都重要。由此看来,只教字、词、句知识和只教写作知识都难以使学生获得写作能力,没有写作能力,很难在写作上取得持续的成就感,更不要谈写作兴趣了。1.鹦鹉学舌,难以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