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击三要诀胜法解

椎击三要诀胜法解

ID:46823488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椎击三要诀胜法解_第1页
椎击三要诀胜法解_第2页
椎击三要诀胜法解_第3页
椎击三要诀胜法解_第4页
椎击三要诀胜法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椎击三要诀胜法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椎击三要诀胜法解          贡噶上师讲解          释满空译文  敬礼无比大悲主, 具恩根本上师前。   敬礼于彼上师前者,今欲演说见、定、行三要诀之行持理趣。上师者,为三宝之总集体,唯于彼乃有所皈处,故首须礼敬。   见宗广大无有量(本法门之初祖无垢光尊者,别号广大无量),   定即智悲之光明(本法门之二祖名智悲光),   行即如来之苗芽(本法门之三祖名无畏佛芽)。   凡诸所有演说义中,开首应知一切根本传承诸上师者,与我心无有分别,既见、定、行一切行持,皆总摄于彼而无余故。今演说见、定、行

2、三要,首当具根本传承上师之名号尊义,相合解说。且初言见者,夫彼一真法界,离绝戏论之法尔如来藏心,无垠广大界中,无量显现染净诸法,彼诸一切,皆亦圆满具足法尔平等性义。如是而了之,是即见宗之最殊胜者也。  如上之见宗,离绝诸戏论性,唯有般若之光,可以智慧观照抉择。然彼空性,不离大悲、般若与菩提,等持双在,住于一处,故必空悲双融,方为正定。  如具上见宗及正定者,契合诸佛出生之苗芽,即菩萨行趣。一切利他六度与万行也。   如是受持修行故,即身必能证妙觉,  否亦安心阿拉拉。   如是受持见、定及行之人,谓之能得劫者

3、,谓能得贤劫之善机也。复次,行者能依寂静山林等处,放下现生世间之一切事缘,而一心精进,唯道是修,必定能于即此一生,本净心体,得正解脱,而登妙觉。   即或未能,但能专一其心向于此见、定、行门者,应善了达一切生趣于恶缘道中者,即不当起任何贪、嗔、痴等,于此生世之诸作业及挂碍,于未来世,亦能由乐转乐。  以下依次演说,具得如上利乐之见、定、行三要诀。初说见宗行持理趣者。  见宗广大无边量,椎击三要诀扼尽。   此谓椎击三要诀行持之法门,能断惑妄之命根,即于未得见宗者,亦具直指之方便。其在性相两乘之见宗,乃以教理抉

4、择。即在共道密乘,亦只依第三智慧灌顶之譬喻智,而令趣证第四义之真实智,是诸教义甚多。惟本法门为诸已成就宗祖大德所印契,立超而直指自心实际之法门。   最初令心坦然住, 不擒不纵离妄念。   夫心当起伏生波时,因随境而转之粗妄念等,遮盖自心本相,虽直指之,亦不能见,故当先使粗念澄清也。  无为而住之自心性,即是智慧光明。若以有为为道而修,必不能了悟本元。故表诠者,谓此为自心无所俱生智。但初修时,虽欲此心自然住定于本元境,然所住分,仍不能超越于贪着乐、明、无念等功力之境中。   离境要闲顿时住, 陡然斥心呼一“呸

5、”!   猛利续呼“也马火”!   故当谴离贪着如是等功力境,顿然安住,方可现出赤裸了彻自性本元体。当是之时,急促猛然厉声呼一“呸”字,即能顿断妄想之流,息灭粗妄心所。如是住定,是为最要。  一切皆无唯惊愕, 愕然洞达了无碍,   明彻通达无言说。   如是即离彼攀缘一切法之境,其自性分明彻赤显,离心智慧,如如现住。  既然洞然了达于彼,离生灭有无诸边,超绝语意分别境,而自安住离言思之智慧性境中。   法身自性当认之,直指本相第一要。   如上要义,即指法身体性智,亦即瑜伽本净道、离绝戏论之见宗。如不识此妙谛

6、,其间纵令如何修行,仍未离心作用及有为之见,必与自性大圆满道天地悬隔,不能获得无修光明轮。是故首当了知此妙谛为最重也。  如是之义,乃是椎击三要之初要也。若于见宗未获印证,虽修亦无保任之境,是故以印证见宗为首要。后可印证自住之智慧,是即住自本性故,非由他来,亦非昔无今有。(此为初要)   复次起住皆适可, 嗔恚贪欲及苦乐。   次说第二要,等持之理趣者,令心如河流,任运自然而住,观照时及一切时,皆如是故,虽有起伏,亦不作成立与遮谴,即得法身之自相。若心起时,但知为智慧之功用,观照及一切时皆如是。是即放逸不修者

7、与勤积修习者,法性原无增减也。夫由妄念所生集谛之贪嗔等烦恼,及苦谛之苦乐等感受,若知此等之自性,皆是法尔,即得法身之妙用。若无此见宗,以印证修持,不达自然任运者,必妄念纷驰,仍落凡愚。此为任妄念作主,而被缚于生死之法,与自性分离,即与凡夫同道,故应当常恒不离无修之大自然住。   恒常及暂一切时, 旧识法身认知之。   无论何时心有起伏时,只以一法对治,不可于各各妄念起伏上,作各各调伏对治。 故唯以认识上面直指见宗一种,则一切尽摄也。  今昔光明子母会, 住于无说自性境。   又凡起妄念与烦恼,即是法身本觉智慧

8、相。其自性亦即法身本体光明之真实。知此者,即名本体住之光明。由前上师直指自性光明之见宗,能熟其自相,便名行道之(始觉)光明。若能任运于此二无分别之体与道两光明之自相,即是光明母子相会也。(本觉母,始觉子也。)  若能恒久忆念,认识见宗自相之光明,于其境界功用中之妄念烦恼,更不起任何遮谴与成立,及取于舍等,斯为至上之要妙也。   所现乐明数数除, 猛施方便般若字。   又若恒久护持如是之境,初学者有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