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ID:46827194

大小:1.59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28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_第1页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_第2页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_第3页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_第4页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永明体与齐梁诗坛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是齐武帝永明年间形成的新诗体,又叫新体或新变体,其特点是注重声律和对偶,要求严格遵守“四声八病”之说作诗,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等。永明体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由古诗到律诗的过渡形态,为唐代格律诗的出现及繁荣奠定基础,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一.永明体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八病:四声: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是后者,即为犯平头病。第二字和第七字同声,尤其“八病”之一:平头例如:五言诗

2、第一字和第六字同声,秋月照绿波,白云隐星汉。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病,齐梁之前,时有犯此,同声,为上尾。此为诗中巨“八病”之二:上尾齐梁之后,无有犯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与第十字例如:荡子别倡楼,秋庭夜月华。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如果将“楼”改为“家”,则无嫌。)似鹤膝也,以其诗中央有病。五字同声;两头细,中央粗,“八病”之三:鹤膝例如: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陟野看阳春,登楼望初节。绿池始沾裳,弱兰未央结。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夫五色相宣,八音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协

3、畅,由乎玄黄律吕,各则后需切响。一简之内,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谢灵运传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代表作家沈约:永明新体诗的主要实践者;钟嵘评其诗作“长于清怨”,但“文多拘忌,伤其真美”。谢朓:齐梁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与谢灵运同族,并称为“二谢”,后代称他“小谢”;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索。一.永明体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悼亡诗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万事无不尽

4、,徒令存者伤。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游东田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大谢注重言理,小谢重在抒情;大谢情景两分,小谢融情于景;大谢写景刻板,小谢善于剪裁;大谢富艳典重,小谢清新流丽。“二谢”山水诗

5、比较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一)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代表作家:“竟陵八友”(二)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文学集团萧统主持编撰的《文选》(或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二.齐梁诗人集团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二.齐梁诗人集团(三)梁简文帝萧纲文学集团代表作家:徐摛、徐陵、庾肩吾、庾信(“徐庾体”)等大力创作宫体诗徐陵编集《玉台新咏》,收集汉以来的宫帏诗歌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咏内人昼眠萧纲夫婿恒相伴,莫误是

6、倡家。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三.宫体诗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咏物和描写女性是主要题材情调上,尚轻艳风格上,柔靡缓弱艺术上,注重词藻、声律与对偶读之使人四肢皆懒慢不收拾。——朱熹映户凝娇乍不进,新装艳质本倾城。玉树后庭花陈叔宝妖姬脸似花含露,丽宇芳林对高阁,出帷含态笑相迎。玉树流光照后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三.宫体诗对后世的影响:华丽的诗风一直蔓延到隋代和初唐比永明体更趋格律化,对后来律诗的成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南京鸡鸣寺胭脂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