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桩基托换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运用

阐述桩基托换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运用

ID:46830878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阐述桩基托换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运用_第1页
阐述桩基托换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运用_第2页
阐述桩基托换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运用_第3页
阐述桩基托换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运用_第4页
阐述桩基托换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述桩基托换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述桩基托换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运用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铁施工技术越來越多元化。本文细述了地铁施工中的桩基托换技术。关键词:地铁施工;桩基础;托换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八1一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设项目也随之迅速发展,城市正在向大型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城市空间逐渐紧张,建造地铁、商场等地下设施是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一部分已有建筑物由于其使用价值及历史价值的原因,不允许拆除。对原有建筑物的基础进行托换处理以成为H前施工的发展主流。对于城市地铁施工,在地面建筑物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承受荷载较人时一般采用地面桩基托换。地铁下穿建筑物基础托

2、换的概念近些年,随着地铁行业的发展,地铁下穿建筑物基础托换广泛运用。基础托换工程施工期长,在部分结构基础托换后,开始托换另一部分结构基础,以保证工程的可靠性。当然,托换的建筑物基础冇可能发生失稳,考虑到经济性,一般情况下,只在原有的建筑物价值高于基础托换工程造价时,或原有建筑物的使用价值与历史价值非常高,才采用基础托换施工方案。二、桩基托换施工安全的前提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安全教育与宣传,落实各项安全防护工作。在开工前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组织员工垂新学习并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值班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临边设置安全护

3、栏和危险标志牌,在主要出入口搭设安全通道以确保行人安全。三、地铁施工中的桩基托换技术桩基托换技术涉及专业类别多、技术含量高,其实质即是把d建成建筑物中的柱与托换梁连接起來,将建筑物上部的荷载传递到托换梁上,再传递到托换桩上。其核心是实现已建成建筑物中的柱和新建桩基间的荷载传递,将托换施丁过程中,结构变形限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桩基托换技术主要有主动托换和被动托换两种类型:1•主动托换技术:主动托换技术対结构变形控制可靠性更高。主动托换技术是施工前运用顶升装置动态调调整上部荷载及变形,对新建桩和托换体系施加荷载,部分消除已建成建筑物结构长期变形效应。托换建筑物的托换荷载大、变形控制

4、要求严格,被托换桩随托换梁一起上升,使上部建筑物荷载全部转移到托换梁上,通过顶加载,部分消除新桩和托换结构的变形,使结构变形控制在较小范围。2.被动托换技术:被动托换技术对结构变形控制的可靠性更低。被动托换技术是将原桩上部结构荷载在施工过程中,随托换结构的变形被动地转换到新桩上,托换后无法调控上部结构的变形。适用于托换建筑物荷载小、变形要求不高,在托换结构的托换桩切除后,可不采取其它调节变形,直接将上部荷载通过托换梁传递到新桩上的项目。基础托换技术难度大、造价高、工期长,必须精心设计、安全施工。施工前要详细勘察建筑物的地基情况,详细了解已建成建筑物的桩基的类型和结构受力情况,以

5、便确定合适的托换桩和技术。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需要特别重视以下儿个问题:%1对整体结构性能的充分了解。结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十分重要,特别是对结构目前受力性能和主材性能分析。%1根据U建成建筑结构和周闱建筑物环境,确定托换结构类型及托换施工方法。%1保障已建成建筑物和新施工建筑物结构托换点处连接。在基础托换中,有可能因为应力集中而导致结构出现损坏。%1托换方案的选择受到场地限制、降水、基础开挖等多种因素制约。由于地基条件的复杂性、基础型式的不同、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等多种原因,需要采取严密的监测反馈措施,全面监控施工过程。四、桩基托换安全技术保证措施1.桩位及垂直度控制措施桩位放样

6、必须准确,切记不能将新桩进入隧道影响线范围内。保证新桩基的垂直度,必须控制在0.5%范

7、韦

8、内。人工挖孔桩、钻孔桩必须设专人检查垂直度。人工挖孔桩每节护壁进行校对,合格后方可施工下一节护壁,钻孔桩须采用导下器和加重钻杆进行成孔。1.既有桩基保护措施由于托换新桩一般紧邻既有建筑物桩,口新桩底位于既有桩底以下26m不等,新桩施工将造成既有桩底以下基岩侧面临空,影响既有桩的安全,故托换新桩成孔过程中需要加强护壁结构和增加必要的超前临时支护结构。3•桩身质量控制措施桩身质量直接影响到桩托换结构的安全,严格把好人工挖孔桩和钻孔桩混凝土灌注关是桩基拖换技术的关键。人丁挖孔桩桩底需要清洗丁净

9、,钻孔桩清孔必须将沉渣厚度控制在W5crn范围内,确保桩底质量。4・托换梁与托换柱连接节点控制措施托换梁与被托换柱节点的混凝土齿槽在涂刷粘结材料、浇注混凝土前不能有疏松混凝土、浮土等。托换梁与承台底接触面应保证混凝土浇捣密实。预应力张拉严格按施丁技术规范进行,张拉时应对托换梁进行严格的变形监控。5•力学验算及设备保障施工前对被托换柱实际轴力进行测试,验证估算轴力,并确定千斤顶施工顶力的分级荷载。托换施工前及久置后重新使用千斤顶顶升前,应对托换千斤顶和油泵进行配套标定,以后配套使用,并对托换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