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刘法孟图解鹰爪门一百零八擒拿术

[少林拳]+刘法孟图解鹰爪门一百零八擒拿术

ID:46831639

大小:3.04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28

[少林拳]+刘法孟图解鹰爪门一百零八擒拿术_第1页
[少林拳]+刘法孟图解鹰爪门一百零八擒拿术_第2页
[少林拳]+刘法孟图解鹰爪门一百零八擒拿术_第3页
[少林拳]+刘法孟图解鹰爪门一百零八擒拿术_第4页
[少林拳]+刘法孟图解鹰爪门一百零八擒拿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林拳]+刘法孟图解鹰爪门一百零八擒拿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序我国拳术,向乏记载,无从考据,至梁代达摩东来,在中岳少室山面壁九年,为僧侣说,教以罗汉拳十八手,使其锻炼身体,是为少林拳术起源,至宋岳武穆,得少林余绪,力御金兵,后以七十二把拿腕手法,更加印点人体三十六要穴之擒法,成一百零八擒拿(即鹰爪连拳之散手)以教士卒,屡创金兵,盖擒拿手法,专擒其穴脉使其疼痛,拿其腕节令其麻痹,以静制胜,以柔克刚,雍容儒雅,行无所事,尽分筋、错骨、点穴,闭气之能事,以应敌制胜,洵技击之冠也。其术全在近身制敌,敌越近越易制胜,运用时尚巧劲,宜迅速、明敌意,知进退,忌笨力。巧妙

2、者,除运自己原有之实力外,更借敌来之力为己用,而藉其力反制敌身之谓,此外对人体之麻筋,关节,及要穴之部位,亦须详加明了,盖麻筋通神经,拿之可使全身或局部麻痹而受制;关节何人肢体之活动,拿之可使肢体失灵而被窘,要穴乃人体要害,拿了非痛则痹,故纯熟此术者,如遇敌时,巧快机警,举手投足之间,随意令人疼痛而伤残,诚我国武术不可随意传授之秘,自卫卫人之至宝也。然得此术者,应本武德至上之旨,出手使敌屈服已足,切忌毒手而获罪咎,此师视世代相传之诫言也。法孟游于斯艺三十余年,足迹历大江南北星粤港澳,以技传人亦不可以

3、数计,晚近以老病隐居长州,闭居无俚,执笔将鹰爪一百零八擒拿术每一法式之主要致用练法动作,邀门人邓剑峰、黄巨、郑增旺、陈勉芝、黄翰芬诸子及小儿刘志良,小女刘莉莉,分别是演式,摄成图片,由余逐式详细说明,名《鹰爪门一百零八擒拿术》,编印成书,旨在发扬本门武术,使入门者早得捷径,曾学者如遇遗忘时可以检阅温习,所谓“得诀回来好看书”,诸同学研究,可用作课本,此余之深意,非敢云著书立说也,尚希武林名宿,大雅君子,不吝赐教,实厚望焉。擒拿手法双手擒拿:此法先用左手阴手四指抓着敌人之左手腕脉穴(图1),拇指为辅,

4、中指按其脉穴,此穴为肢体要穴,属晕穴,一被擒住,便觉昏眩,乃再以右手阴手抓其肘拗处,四指拿住其曲池穴,此穴位于肘关节内弯之中央,为肢体要穴,在二十四拿穴中,亦是晕穴,拿着之后,亦是以四指拿着正穴,因左手所擒,与右手所拿皆是晕穴,敌人自然受制矣。阴阳手擒拿:此式之擒法(图2),先用左手阴爪擒其腕脉,敌遂受制,不易活动,自己一占得再发右手,以阴手抓其曲池穴,此穴位于肘关节内弯之中央,即上臂与小臂骨接合之骨缝处,适于拿法,一经拿住,虽不致命,但其晕眩之力甚大,便无法活动矣,且此部位明显易拿,左手即擒其腕脉

5、穴,右手拿之,自然可以信手招来也。正面擒拿:此式之所谓正面,即是彼此面对面之谓,例如对方之右手一动,自己即应用先发制人手法,亦用右手擒住其掌腕处(图3),四指同时按住其腕脉穴,使其受影响而不能活动,复以左手为辅手拿之,拿法只须以四指按住其四指之背,此时敌方之阳池穴、阳谷穴、虎口穴,皆已受制,此三个皆是麻穴,一经受制,使觉麻痹,无法活动矣。背面擒拿:此式为背面擒拿,例如自己在敌人之背后,突然以右手抓着其右腕脉穴,此一部位,亦是影响到阳谷、阳池两穴者,阳谷穴在腕脉穴外侧,即腕与前臂骨相接尾指之后,手背凹

6、人之骨缝处,属晕穴,而阳池穴则位于腕脉之内侧,即腕骨与前骨相接,虎口之后,与阳谷穴相对,亦麻穴。敌受制,更以左手压曲池穴(图4)。擒手练法爪力练习:擒手之运用,用揸力,其力发于五指之第二节而不是在指尖,故而练习擒手,则练五指第二节之力,其法则先找一种坚而有韧力之树丫叉一具,最重要便是取其有反弹力者,此种丫叉,在练武者称为“拘子”,初练取其较幼者,练愈久指力愈增,则取其较粗者,经常有暇,不限时刻。以手揸之,一揸一放,久之擒手之力便愈强矣(图5)。拿手练法爪力练习:拿手之力,用抓力,其力发于五指之指尖与

7、第一节之间,练法以大玻璃瓶或圆边之桂林埕为器具,初练之时,自测五指之力,放清水于其中(用沙亦可),伸直手(两手皆练)以五指抓着埕边,用力将之提起,愈久则埕里之水逐渐增加,如是则不特五指尖之力可以增强,抓着人体固不易脱,而腕臂之力,亦由此可以加强矣(图6)。爪力练法:1擒拿指法,首要灵活,阴手阳手,循环运用,一擒一拿,皆有节度,故练爪抓之力,亦须有方,故而对于练爪,先以抓为主,左右互用练抓之法,只有四式,练习之先,凝神静气片刻,立定马式,较肩略阔,略蹲如骑马状,不可过高,亦不可过低,以自然为合适,上身

8、正直,悬顶松胯,气向下行,沉肩垂肘,两手握置腰旁,先出右手向前刁去,作抓拘状,向后拉回,左右握拳,仍置腰间不动,此时九节放松,行气串之,是为练习擒手之方法,切忌努力,只听自然(图7)。2承上式,右手由爪一抓而变拳,揖回腰际,拳心向上,不须扯尽,同时一扭马,微微向右,变作弓式,肘肩各节,以松而不动为合,劲由右拳贯至右(月争),当右拳挂回腰间之际,不妨抓一大圈,扯过头部,然后收至腰肋间,神意贯注于右拳,扭马之时,身向右移,以腰用力,松胯一转,膝动而脚步不移,在扭转之时,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