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培育的路径探析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培育的路径探析

ID:46834288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培育的路径探析_第1页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培育的路径探析_第2页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培育的路径探析_第3页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培育的路径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培育的路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培育的路径探析摘要:研究生学术诚信关系到国家未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文章分析了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知”与“行”的现状及其原因,建议从社会环境、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导师及研究生口身五个方面着手培育研究生学术诚信。关键词:研究生学术诚信培育路径“学术诚信是指科研工作者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l]o由科技部做出的这一解释,目前仍被业界视为权威。由这一权威解释看,学术诚信分精神和行为两个层面,精神层面指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的道德操守、学术良心,行为层面则是指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工作屮遵守学术行为规范的情况。高校研

2、究生作为潜在的科研工作者,国家未来的科研主力军,其学术诚信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至关重要,也迫在眉睫。一、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知”与“行”现状1•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知”,即研究生是否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学术诚信行为,哪些行为是学术不端行为。目前来看,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了解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完全清楚,第二类是部分清楚,第三类是基本不清楚。某课题组曾对国内研究牛学术不端行为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全国不同学科种类、不同层次的高校,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只有不到10%的研究生完全清楚哪些是学术不端行为。“每个大

3、学都要学生远离剽窃,却又从来没有清楚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剽窃‘”[2]。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宣传,让广大研究生完全明晰哪些是学术不端行为,仍是当务之急。2•研究生学术诚信的“行”,即研究生在学术活动中是否遵守学术规范,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根据《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科社[2009]3号)规定,以下行为为学术不端行为:(-)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伪造注释;(五)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其他学术不端行为。调查显示,“'伪造试验数据、

4、抄袭、剽窃、杜撰参考文献、引文不加注释、科研成果中挂名'等有悖学术诚信的行为在研究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3]。因此,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败坏高校学术风气,更严重的是这种高级知识分子的学术不诚信行为,对国家构建诚信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力。3•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知”与“行”脱节,即在面对涉及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时,研究生在学术活动中“知”“行”脱节情况比较突出。如“'在是否修改实验数据会影响到毕业时,你会做出何种选择'问题上,选择修改实验数据的占64%”[4];“导师如果是学界名人,发表文章是愿意属导师名的占73.5%”

5、[5]。可见绝大多数研究生在明确表示不赞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同时,在日常实践活动中难免有很大一部分人为了切身利益而违反学术规范,即“明知故犯”。因此,对于研究生在学术诚信上的“知”、“行”脱节问题,也要引起足够重视。二、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的原因分析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西方各种价值观的不断冲击,一些人的思想道德出现滑坡,出现“唯利是图”、“急功近利”、“老实人吃亏”,以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不良现象。高校身处社会大环境之中,不是“世外桃源”,而身处高校的研究生受其影响就在所难免。2.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我国在向高等教育大国迈进的征程中,教育主管部门为了促进高校“

6、内涵建设”,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针对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水平等,制定了较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对高校进行引导,如在本科生培养上开展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在科学研究水平上,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高校论文发表数量”就是一个重要指标,但缺少“高校发生学术不端行为情况”这一重要指标。对此,教育主管部门仅以一纸文件提提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却对高校无任何惩戒措施,显然评价机制有明显漏洞,亟待完善。3•高校在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监督及惩戒中的缺位。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挥棒”下,高校围绕着各种各样的考核指标转。针对“硬指标”,自然必须毫不含糊地下大力气抓:设立专人负责、层层分解

7、任务、时时留意进度、阶段进行总结,确保落到实处。而针对学术诚信这一在一些人眼中的“软指标”,各高校落实起来参差不齐。更为严重的是,高校在处理学术失信行为时,考虑到学校的声誉等因素,也是低调处理。因此,就不难解释为何有如此多的研究生不完全清楚,甚至是完全不清楚何为学术不端行为,更谈不上遵守学术规范了。4.导师在研究生学术诚信上的引导和监督错位。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教育中的“第一责任人”,除了“授业、解惑”夕卜,更重要的是“传道”,“传什么道”、如何“传道”才是导师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