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及活体组织检查

骨髓穿刺及活体组织检查

ID:46835374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骨髓穿刺及活体组织检查_第1页
骨髓穿刺及活体组织检查_第2页
骨髓穿刺及活体组织检查_第3页
资源描述:

《骨髓穿刺及活体组织检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骨髓穿刺及活体组织检查1•骨髓穿刺术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方面。(1)选择穿刺部位①骼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骼前上棘后l-2cm,该部骨面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无危险性②骼后上棘穿刺点,位于紙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③胸骨穿刺点,位于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胸骨较薄(约lcm左右),英后方为心房和大血管,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作胸骨穿刺;腰椎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2)体位胸骨或骼前上棘穿刺时,病人去仰卧

2、位,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3)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2%的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肤、皮下、骨膜麻醉。(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胸骨穿刺约1.0cm>骼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保持针体与骨面成30・40度角),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口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5)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

3、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锐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进入注射器内,骨髓吸取量以0.1-0.2为宜。(6)将抽取得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急速作有核细胞计数及涂片数张备做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检查。(7)如未能抽取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被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块堵塞或干抽,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少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血迹时,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8)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针孔上

4、,并按压1-2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注意事项术前应做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应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抽吸液量如作为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细胞计数分类结果。如临床怀疑有败血症,则于骨髓穿刺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1.0ml,送骨髓培养;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使涂片失败。2•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技术骨髓活体组织检查针由针

5、管(内径2mm)、针座、接柱(长l・5cm和2.0cm各一件)和具有内芯的手柄组成。适应症:骨髓增牛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症、增牛低下型白血病、骨髓转移癌、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方法:(1)部位均选骼前上棘或骼前下棘(2)局部常规消毒、局部麻醉、铺无菌洞巾将针管套在手柄上。(3)术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将穿刺部位皮肤压紧固定,右手执手柄以顺时针方向进针至骨质一定深度后,拔出针芯(连手柄)在针座后端连接1.5cm或2.0cm接柱,再插入针芯,继续安顺时针方向进针,深度达1.0cm左右,再转动针管360度,针管前端的沟槽即

6、可将骨髓组织离断。(4)安顺时针方向退针至体外,取出活检骨髓组织,置于95%乙醇或10%甲醛中固定送检。(5)穿刺部位以2%碘酊棉球涂布轻压后再干棉球压迫创口,敷以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注意事项:开始进针不要太深,如进针太深,则不易取出骨髓组织;用于骨髓活检的穿刺针一般不宜用于吸取骨髓液涂片,因次针内径大,换接注射器吸取骨髓液量不易控制,易混入周围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